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绝版阜阳老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忍不住泪奔~

时间:2024-07-17访问:6来源:历史铺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

阜阳现在已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在阜城飞速前进的今天

你是否还会想起以前的老阜阳

那时的阜阳,总有说不出的味道……

那时的阜阳青山绿水

没有雾霾,没有拥堵,没有高楼林立

那时候人也多,但是不像现在这样人口爆炸

那年的阜阳,好久不见!

没有高楼大厦 却有最市井的生活气息

儿时待过的小巷

小巷是不少阜阳人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几十年来,虽早已住进高楼,但小巷子里的烟火气仍让人难忘。那个时候邻居爱在巷子口乘凉,小孩在巷子里东奔西跑……

记忆深处的吆喝声

“批雪糕,可有批雪糕类?”“磨剪子喽,锵菜刀”“收废品了,可有收废品哩?”“收头发辫子喽”。总是有很多做生意的人,一边骑着洋车子一边在巷子里吆喝。

清颍公园

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公园和游乐设施,但是清颍公园却是很多阜阳人儿时的回忆。两块钱的门票钱,就能逛遍整个公园。

在公园里面还别有洞天,有一间屋子,好像需要另外掏钱才能参观,屋子里面放着十多个玻璃箱,养着各种各样的蛇,甚至还有一条鳄鱼在只能够容得下它身子的水池里一动不动。

七蓬塔&三蓬塔

文峰塔,又被称作七蓬塔,那时的文峰公园,虽然简陋,但却是老阜阳们溜达的好去处,如今就连湖上的天鹅船都没了影。

曾经的三蓬塔的旁边还是一片草坪,还可以在这里写生、休憩。

农贸市场

那时候买菜,绝对保证新鲜,讨价还价的时候总是像吵架,而现在直接在超市拿起一把保鲜膜包好的蔬菜,付款时也是直接用支付宝、微信即可,再也不需要当初一块、几毛的现金了。

阜阳大戏院

以前只有学校统一组织活动时才会去大戏院看上一场电影,而且还全都是爱国题材,不仅如此,大戏院还承包了阜阳市的各种重大会议。

如今,再去看电影,哪怕已经改名为中影,但它却不再是我们的首选。

澡堂子

曾经老阜阳人洗澡都是在大澡堂子,尤其是在冬天,往热乎的水池一泡,得劲类狠。

而现在,我们更多见到的是洗浴中心,那些澡堂子,可能只隐藏在某些巷弄中了。

没有快捷的交通 却有着最悠闲的时光

公共汽车

从前,坐公交车大概是我们去比较远的地方唯一的出行方式,而且只要你一上车,后门的卖票阿姨就会提醒你卖票,坐多少站,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从前阜阳的公交也是没有空调的,但是却有着三车门,简直豪华加长版公交啊!

自行车

那时,老阜阳人骑的既不是山地车,也不是共享单车,而是“永久牌”或 “凤凰牌”自行车。

三轮车

以前的这种人力三轮可以说是比较奢侈的出行方式,偶尔会佩服蹬三轮的车夫,因为即使坐上两三人,速度也丝毫不减。

阜阳火车站

虽然装修并不华丽,但却是百万阜阳人走向外面世界的窗口。

更加早期的阜阳火车站,见过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阜阳飞机场

通航于1998年的阜阳机场,当时使用的飞机还是那种老式飞机,虽然只有一条跑道,但却足以令阜阳人自豪。

阜阳汽车站

阜阳市长途汽车中心站始建于1952年,从建成伊始就承担着庞大的人口吞吐量。

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却有着最优秀的人才

阜阳师范学院

那时,阜阳师范学院的前身还是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如今,阜阳师范学院都已经开设了一本专业。

曾经的老阜阳师范学院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阜阳一中

看来阜阳一中篮球校队的名声,自老一辈起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阜阳三中

1906年,“清颍书院”改造为“清颍中学堂”,这便是阜阳三中的发端。直到1975年,才正式更名为阜阳三中。

阜阳红旗中学

如今也能依稀见到当年的教学楼的身影。

(是不是有点当年的影子呢)

阜阳市少年宫

犹记得当初少年宫里开办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什么书法、国画、奥数等应有尽有,堪称是当时阜阳最大的课外辅导机构了。

没有现代化的便捷 却有着珍贵的回忆

新华书店

曾经的新华书店是老阜阳人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的最佳去处,哪怕是为了蹭一蹭空调,也总是会拿上一本书,在那里一看就是一上午,甚至是一天。

而现在,人们的时间早已被手机占领,又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手捧一本书,专注地读上一个小时呢?

阜阳纺织厂

曾经的纺织厂一时风光无量,当时阜城有大量的女工都有在纺织厂工作的经验。而如今,早已人去楼空,不复当年盛况了。

阜阳商厦

当时阜阳的第一家综合商场,如今虽然还在维持着正常的运转,但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百货大楼

当时阜阳的经济中心——百货大楼。那时还没有天桥,对面还没有麦当劳,没有红绿灯。如今虽然仍地处繁华地带,但总有一些记忆是再也回不去的。

时代的变换仍在继续

但我们的记忆却不会消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