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民国老照片:山东济宁的火车站、警察所、太白楼、大运河等风光

时间:2024-07-17访问:8来源:历史铺

“开元陈迹去悠悠,犹有城南旧酒楼。吴语曾呼狂太白,洛阳何必董糟丘。龟凫缥缈当窗出,汶泗苍茫绕槛流。眼底无人具宾主,任城烟雨可怜秋。”,这是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登临济宁太白楼所作的一首诗《雨中登太白楼》。现在有一组老照片,关于民国时期山东济宁的火车站、警察所、太白楼、大运河等风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探讨(照片经过后期AI自动上色而成)!

济宁火车站非常特殊,是津浦铁路线的一条支线,在原计划当中,火车并不通到济宁。津浦铁路在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之前,济宁士绅就极为关注,如果铁路过济宁,对济宁的发展非常有利。铁路开工后,并非过济宁,后来济宁士绅代表进京游说,津浦铁路督办大臣徐世昌下令重堪路线,德国工程师重勘后在兖济间修一条六十里支线。图为写有“济宁县”的火车站站牌。

大运河上的民船,有一个日寇,还有一个拿书记账和手里拿着东西正在对船只的甲板做检查。

大运河上民船上的一家人手里端着碗筷,正在吃饭。看着年纪有点大的人,应该是小孩的父母亲。在旧社会,风吹日晒劳动强度又大,还吃不饱饭的年代里,看上去比较显老。

船只上有两个小孩,仔细看小孩的穿着有点奇特,背带一样的东西,特别是后面那位小孩的后背上,背着一个鼓鼓的东西,应该是小孩子跌落水后能浮在水面上,类似现在的救生衣。

济宁大运河两岸的船只,以及岸边升起的一缕烟。

船只上伸出的长长的桅杆,一路沿着运河水面看不到边。

船只没有升起船帆,左侧船只的一人正拿着杆在撑水。这里的风景非常迷人,不过在当时的人看来也不过如此。

一名警察正站在大门外,门的一侧牌子上写有“济宁县警察所第三分驻所”几个字。

田野边的路上停着一辆人力车,车夫正在清理满是泥土的车轮。

济宁的太白楼,即唐代贺兰氏经营的太白酒楼,位于古任城东门里。唐代诗人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携夫人女儿移家至任城(济宁),于酒楼前居住,并常去酒楼。李白去世百年后,吴兴人沈光用篆书书写“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明洪武年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迁至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并更名为“太白楼”。1952年太白楼再次重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