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1907年摄影师拍下的承德老照片

时间:2024-07-17访问:12来源:历史铺

1907年的河北承德旧照,德国摄影家镜头下金碧辉煌的热河行宫

这是1907年在河北承德的一套由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所拍的一套老照片。1907年,德国摄影师柏石曼等人到华北进行了一次旅行,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都是有关承德的。让我们从这张由白士满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老相册中,一睹承德百年之前的面貌。

承德,又称热河,坐落在河北的东北地区,因其水而得名的承德,本是热河。“哈伦告鲁”、“哈伦郭勒”是蒙古族语言中的一种,在汉语中,它的意思是“热河”。清朝初期,这是一个名叫热河上营的村子,仅有数十户人家,清朝修建了一座宫殿,就叫做热河行宫。这张照片是承德避暑山庄,也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坐落在武烈河以西的一片狭窄山谷中,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是清朝帝王夏季避暑、管理政事的地方。

普陀热河的一座寺庙。普陀祖乘寺,亦称“小布达拉宫”,坐落在南边的避暑山庄北部,是乾隆皇帝六十岁生日,也是崇庆太后八十岁生日时修建的,普陀祖师庙是模仿西藏布达拉宫建造的,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六年。

普陀热河寺,普陀祖乘寺在西南方远眺,在大红色平台的一边。“布达拉”与“普陀宗乘”是“观音圣地”的词义相同的意思。

热河,须弥神殿。

须弥福寿寺座落在避暑山庄北侧的狮子沟南坡,普陀宗乘之庙东,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须弥福寿寺座北向南,在大门上方有一座大门,牌坊上有一块牌匾,是乾隆皇帝陛下的“须弥福寿”。

热河普乐寺。

也叫普乐寺“圆亭子”,名字叫“普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以国为先,以国为乐”,也称普天同乐。

始建于清朝1766年,康熙三十一年。

普乐寺宝瓶塔。

八大宝瓶塔之一,建在四方台下。八个宝瓶塔造型精美,玲珑秀丽,光彩夺目,在建筑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水心阁

坐落在"卷阿胜境"北部的“水心阁”,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康熙皇帝亲笔题为“水心阁”。亭子建在下湖与银湖的中间,是一座横跨水面的桥梁,亭子座落在湖边,两侧是宽阔的湖面,湖面上微波荡漾,四望尽是一幅奇观,有:飞角高悬,悬檐吊垂,垂天而立,月照长空的诗句。

滦河。

碧空如洗,滦河周围是崇山峻岭,清澈的河水,一些划船的人在美丽的景色中划动着一叶扁舟。

滦河,以其源头有许多的泉水而命名。唐朝时演变成滦,元代亦有“御河”、“上都河”之名。

滦河在承德和武烈河的交汇处,是承德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