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历史人物:狂妄的定南王孔有德,进攻广西只带2万人,桂林之战全家殒命

时间:2024-07-17访问:6来源:历史铺

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清廷派遣“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带领部队南下,攻略广东、广西和福建。


为了让这三个家伙死心塌地卖命,清廷不仅允许他们携带家属,而且对他们进行册封:封孔有德为定南王、封尚可喜为平南王、封耿仲明为靖南王。



当时孔有德有旧部3100余人,尚可喜有2300余人,耿仲明有2500人,人虽然不多,但都是降清较早的部队,被编入汉军八旗,战斗力较强,仅逊色于满洲八旗。


清廷知道三人凭借旧部这点人马打不下来三个省,就给他们增派了一些新兵,也就是清朝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部队。


最终,孔有德部达到20000人,尚可喜和耿仲明两人各凑足10000人。


按照清廷的部署,孔有德进攻福建,尚可喜攻打广西,耿仲明攻取广东。


尚可喜和耿仲明大惊,认为凭借区区一万人马去攻打一个省,这不是自取死路吗?赶紧向清廷请求缩小进攻范围。



孔有德与两人不同,狂妄自大,他主动请求去攻取广西。


清廷经过慎重考虑,同意孔有德去广西,尚可喜和耿仲明两人合兵去广东。


此时孔有德万万想不到,自己将会因为自大而将老命葬送在广西。


当年秋天,孔有德率领部队抵达湖南和广西交界的龙虎关,守关明军约有3万人,而且占据地利。


孔有德派小部队从正面佯攻,亲率主力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从关后发起攻击,明军猝不及防,四散奔逃,龙虎关沦陷。



首战告捷之后,孔有德气焰更加嚣张,一路上耀武扬威直扑桂林。


广西巡抚瞿式耜准备集结部队死守桂林,但部下将领无心应战,纷纷率领兵马逃走,诺大的桂林几乎成为空城。


瞿式耜长叹一声,留在城内,准备与桂林共存亡。


一位名叫张同敞的官员,知道守军都跑了的时候,毅然回到桂林,决心和瞿式耜一起殉国。

桂林城内有一个明朝的宗室——靖江王朱亨甄,他不愿降清,也不肯跑路,在清军入城后自缢而亡。


靖江王府被孔有德霸占,成为他的定南王府。



孔有德自称不杀忠臣,打算招降瞿式耜和张同敞,但被两人拒绝,多次劝降无效后,孔有德只得把他们关押起来。


大约一个多月后,瞿式耜写了一封密信给南明大将焦琏,心中交代了桂林城内清军的大致情况,请他带兵反攻桂林。


可惜的是,送信的人被清军捉住,信也被搜了出来,孔有德惊怒交加,下令处死瞿式耜和张同敞。



临刑前,瞿式耜说道:“我生平最爱山水佳景,此地颇佳,可以去矣!”言毕,从容赴死,张同敞也于同日遇难。


据说,当天“雪霰大作,雷电交击”,李定国收复桂林后,为瞿式耜立祠纪念。


清军继续进兵,广西除了个别地方外,几乎都被占领,孔有德坐镇定南王府,将部下派往各地驻守,为清廷守卫广西。


永历六年四月,南明大将李定国率领数万大军从贵州出发,进入湖南,收复靖州、武冈等地。


清廷官员闻风丧胆,纷纷跑路,仅几个月的时间,整个湖南就只剩下岳州等少数几个城市还在清军手里。



李定国在湖南连胜之后,没有乘胜攻打岳州,而是火速掉头南下,直扑广西,明军收复全州,在严关设伏歼灭孔有德派往全州的援军。


孔有德闻讯大惊,亲自指挥部队在大溶江一带迎战明军,被李定国派出的战象部队击败,逃回桂林,企图固守待援。


李定国随后追击,将桂林团团围住,一位士兵砍柴时,无意间发现桂林城北一个岩洞可以直通城内的山上。


接到报告,李定国大喜,立即派出几十名精兵,携带明军旗帜,从岩洞潜入桂林城内山上,竖满旗帜,同时,李定国亲率主力攻城。


城内山上的明军旗帜,让清军误认为明军已攻入城内,无心抵抗,纷纷作鸟兽散。


孔有德看到明军攻入城内,知道大势已去,连忙跑回王府,杀死妻妾后,点火自焚而死。



孔有德之子孔廷训企图逃跑,被明军俘获,几年后被处死,女儿孔四贞成功脱身,后来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封和硕格格。


清廷对孔有德的评价很高,但明朝人则对其深恶痛绝,如屈大均认为“崇祯间有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


孔有德自诩为孔子后人,但孔氏族人却关闭孔林孔庙大门不让其进入,并呵斥他是假冒的后裔,《孔子世家谱》也没有将他姓名收入。


参考资料:《南明史》、《清史稿》、《皇明四朝成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