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5来源:历史铺
董子文化街,位于山东省德州新城区中心地带,占地150亩,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资产(含入街企业)逾30亿元,入街企业及经营门店350余家,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户占比82%,年营业额5―10亿元。
中国・德州董子文化街位于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中心与 陵县县城地带,南起东方红路,北至三八路,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和商务中心,董子文化街就坐落在景色秀美、文化积淀深厚的4A级景区董子园内。入街企业及经营门店350余家,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户占比82%,年营业额5―10亿元。董子文化街国内著名的中国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心设计,由对商业地产具有丰富经验的山东兆光集团德州置业有限公司倾力建设,是德州乃至周边省市首屈一指的融商业、旅游、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工程。
位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的董子文化街眼下是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除了日常的散步游玩,节庆时这里还时常有一些活动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董子文化街既是一条老街,也是一条新街。说它是一条老街,是因为它的精神领袖董仲舒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长达两千年;说它是一条新街,不仅仅是因为它于新世纪的2007年才开始重建,还因为它体现着董子故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的生命力。
董子读书台的遗址坐落在旧时的德州小西门(即广川门)外,回龙坝附近(今迎宾路小学附近)的运河东岸,据说曾是董仲舒读书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董子台。又因为董子曾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所以人们也称之为繁露台。
这座古建筑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已经说不清是始建于何时的了。据说早在隋代,董子读书台就已经屹立在运河沿岸;又有人说元代诗人曾经歌咏此台;根据真正有据可查的史料记载,这座古建筑至少在明代就有过重修的历史。
明清时期,董子台附近既有祠堂,又有书院,一片楼台殿阁,富丽堂皇。读书台的全部建置,宛如大明湖里的北极庙,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台的不远处又有运河环绕,蜿蜒流过。柳湖之中,流水涟漪,荷花映天;柳湖岸上,更有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是个天然的风景区,也是个攻读经书的好地方。据说,每到柳湖的荷花开得繁盛的年份,德州就有人入朝做官,所以这里自古就有“荷花开柳湖,邑人登庙廓”之说。历代的钦官巡按,文人墨客,或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从德州经过时,无不到此一游。
明世宗嘉靖年间,宰相严嵩出京沿运河南下,途经德州时,曾在董子读书台留下了“董生读书处,寂寂临高台。独有贤良策,人称王佑才”的诗句。明代人陈凤梧在这里吟咏七律《董子书院》赞颂董仲舒说:“古碑长表读书台,祠下秋风占绿苔。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到了清乾隆年间,德州才子卢雅雨(卢见曾)曾在这里写下《柳湖》诗,曰:“环水亭台有画图,下帷争效汉名儒。河干断碣分明在,不见城西旧柳湖。”清道光年间的拔贡马洪庆也写有《董子台即事一绝》,诗曰:“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文苑消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就连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在南巡路过德州的时候,都忘不了到董子读书台来看看,然后写上几句评论董仲舒诗:“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可见董子读书台和柳湖书院的影响。
如今,董仲舒老先生的身影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民国以后,董子读书台和柳湖书院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建国后,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连废墟也已经踪迹难觅。但是,董仲舒没有被人们忘记,它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2007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建董子读书台,并以此为中心,规划建设董子园风景区。
现在的董子文化街南北贯通于三八路和东方红路之间,西邻跃华学校,与皇明体育馆遥遥相望,向东紧靠开发区人民医院。这条街与董子文化园融为一体,并借助沙王河水系,结合水岸两侧自然地形地貌,规划设计了富有江南秦淮特色的仿古文化商业区,着力展现中国古文化和德州特色地域文化,文化街以徽式建筑为主体,以灰、白为主色调,黛瓦白墙,明间大窗,凸显了传统商业业态和现代商业业态共存,古建筑风格与当今设计理念有机融合的杰出设计思想。整条商业区南北方向长约1000米,2-3层的建筑用三条街道分为面向东西的五个营业街面,其中西街拔地而起,在一层之上形成了宽约15米、长约200多米的“天街”,这种街区模式在德州及周边堪称首创。
新的董子文化街一带河湖相连,花木扶疏,读书台气势恢宏,尽显大汉雄风;当代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创作的董仲舒铜像巍然屹立,凝气传神;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名的“柳湖书院”,“三策固本”牌坊庄重典雅。亭舫廊榭掩映于绿柳碧水之间,书家墨迹点缀于楼台桥阁之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异彩纷呈。文化街商铺茶楼,黛瓦白墙,集休闲娱乐和古玩商贸、文化交流为一体。文化街不但在建筑风格上成功地沟通了古今中外,它日渐活跃的文化活动也变成推动鲁西北大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规划优势:显赫身家 独享尊崇
由于名胜古迹所具有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以及政府政策保护性等先天利好优势,就使得董子文化街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已经载入州城史册。坐拥六百亩董子读书台风景区,由知名设计机构中国汉嘉设计集团担纲设计,三条长街,五面门市,三百余套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旺铺,亦建筑、亦景观、宜投资、宜收藏、宜观赏、宜经商、宜创作、宜浏览……,拥有名胜古迹的街铺,就等于同时收藏了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文化历史,伴随流金岁月,植根景区里的商铺也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旺铺,金字招牌,升值潜力高不可估。
区位优势:上善宝地 左右逢源
如果说董子读书台风景区是整个德州经济开发区旖旎风光中一尊王冠的话,那么,董子文化街就将是其上面最为耀眼绚丽的一颗明珠。董子文化街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与占地六百亩的董子读书台风景区连为一体。德州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被称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京沪,京福高速以及京沪高铁在德州新城区穿行而过,到北京仅需一小时,董子文化街距德州汽车站15分钟;距德州火车站15分钟;距京沪高铁德州东站18分钟;距京台高速德州站5分钟车程,董子文化街周边5路、17路、17路、18路、28路、38路、112路等多路公交通行,为山东,京津冀乃至全国的艺术家、收藏家、投资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定位优势:尊古创新 与时俱进
首先,他把握了中国汉代大儒――董仲舒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其次,建筑与景观配套采董子文化街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街的经营业态以文化为核心,囊括了名人字画、古玩玉器、红木家具、餐饮茶艺等等,有展销,有创作,功能配套之齐全、水平之高在全省首屈一指。
品牌优势:名人胜迹 无穷魅力
一代鸿儒――中国汉代哲学大家董仲舒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显赫地位,它的“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合一”等诸多思想,奠定了汉朝的盛世局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以董子命名的文化街依托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大政策,在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直接领导下,由对商业地产具有成熟开发、运营经验的山东兆光集团德州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必定成为德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制高点,成为州城靓丽的城市名片。古朴的历史风韵,浓厚的商业底蕴,形成特有的文化产业品牌,必将使董子文化街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标志性街区和极具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商街。
政策优势:政府规划 全程呵护
董子文化街得“天时、地利、人和”,诞生于国强民富的和谐社会建设时期,是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落实市委市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产业高地”决策的一大杰作。省、市领导多次亲临指导。董子文化街的开建,显示了管委会领导抢抓机遇,力促早日建成德州文化高地的决心,为德州恢复和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好愿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