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阿根廷历史名人——从舞娘到阿根廷总统夫人,艾薇塔.贝隆辛酸曲折、辉煌传奇的一生

时间:2024-07-17访问:10来源:历史铺

聊起阿根廷的名人,大家能想到的莫过于球星马拉多纳、梅西……清一色的绿茵球场汉子。而出名的女性呢,在阿根廷历史上有且只有一位,她的名字叫艾薇塔.贝隆。

听到那首脍炙人口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很多人都会把它跟足球联系起来。几乎每次只要世界杯阿根廷输了,这首歌就会火一遍,还有人说它是阿根廷的第二国歌。

然而这首歌最早和足球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所歌颂的其实是艾薇塔.贝隆。她是阿根廷前总统胡安贝隆的第二任妻子,也是阿根廷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因为悲惨的童年,艾薇塔想要成为“大人物”

艾薇塔出身卑微,她的母亲胡安娜从事裁缝的工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阿根廷妇女。后来,胡安娜痴情地爱上了一个已有妻室的农场主,还为他生下了5个孩子。

胡安娜天真地以为那个男人会照顾他们母子一辈子,可没想到的是,当艾薇塔还在襁褓中时,父亲便抛弃了这个家。

为了养活几个孩子,胡安娜日夜不停地干活,在艾薇塔的童年记忆中,家中的缝纫机似乎从未间断过。而她与她的兄弟姐妹因为没有父亲,经常被同伴欺负,还被嘲笑是一群来历不明的“野种”。

由于家庭贫穷,艾薇塔一家经常吃不上饭,导致艾薇塔小时候身体非常虚弱,因此得了个“小瘦子”的绰号。

后来,艾薇塔那位不负责任的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前去吊唁,还被人赶了出来,连灵堂都不让进去。

当时个性坚定、刚烈、自尊心极强的艾薇塔就立下了一个誓言:“中产阶级算什么,我要当阿根廷的大人物。”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天真小姑娘的无稽幻想,但是正是这段痛苦的童年经历,让艾薇塔立志成为一个掌握权力,不受人欺辱的阿根廷女人。

为了向上攀爬,艾薇塔决定离开家

艾薇塔的母亲开了一家提供包饭的餐馆,有一天,艾薇塔在饭店帮忙,碰巧一个当红的探戈歌手奥古斯丁.马加尔迪和他的团队来到餐馆吃饭。

在小城市里,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微乎其微,艾薇塔机敏地认为这是摆脱自己命运,实现做“大人物”的机会。

于是,艾薇塔鼓起勇气向奥古斯丁.马加尔迪表达了想演戏的愿望,甚至不惜以身相许,条件是奥古斯丁.马加尔迪带她去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就这样,15岁的艾薇塔拿着奥古斯丁.马加尔迪给的地址,怀揣着母亲给的100比索,独自跳上了开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火车。

艾薇塔抵达首都后不久,已有妻室的奥古斯丁.马加尔迪残酷无情地将她抛弃。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下去。

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艾薇塔选择继续留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为了生存和心中的“大人物”目标,艾薇塔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决定另辟蹊径。

艾薇塔成天游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酒吧、剧院、宾馆里,穿梭于各种权贵男人之间,一次次地利用身体和“爱情”将酒吧老板、军官、摄影师、电影导演统统迷醉在她的石榴裙下。

只要是对她的事业有利用价值的男人,艾薇塔绝不放过。成功需要代价,而她甘愿为此倾尽所有。

皇天不负有心人,艾薇塔遇到了自己的政治伴侣

由于艾薇塔天生丽质和不计成本的付出,她很快便在一名摄影师的镜头下,风靡于阿根廷首都的报刊杂志,随即而来的就是拍杂志的封面广告、当主持、演电影……

此刻的艾薇塔已经无可厚非地挤进了阿根廷男人的梦乡,也俨然成为了阿根廷响当当的娱乐界名人。当然,艾薇塔并不满足现状,她还有更大的野心。

1943年,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贝隆上校脱颖而出。在一次宴会上,贝隆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艾薇塔被这个男人演讲的姿态以及主张的“平等、自由、民主”的思想所吸引。

从那一刻起她就相信,这个男人能够拯救她,也能领导阿根廷,帮助所有穷人。艾薇塔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嫁给这个男人,并成为他的妻子。

有趣的是,身为上校的贝隆恰巧是一个丧偶后孤独的“单身汉”,也非常欣赏艾薇塔的个性与才华。于是,两个原本不搭边界的人,在短暂的交往中开始恋爱了,当时贝隆已经49岁,而艾薇塔只有25岁。

艾薇塔与贝隆上校相恋的消息变成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并在阿根廷上流社会引起了强烈的震荡。

在上流社会看来,艾薇塔是一名“出身贫贱、不择手段的放荡女人”,她与贝隆的结合,无疑是对阿根廷的传统权贵的一种挑衅与破坏。

但艾薇塔并未在意这种来自上层社会的冷嘲热讽,她除了陪着贝隆四处游说,还经常走到阿根廷的基层,参与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并亲切地与穷人握手交谈。

艾薇塔四处宣讲“贝隆主义”,掀起政治风暴

毫无疑问,艾薇塔在为贝隆上校拉选票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阿根廷公众的认同和爱戴。甚至可以说,阿根廷的公众将她与贝隆看成了一个整体。

“平等民主”是所谓“贝隆主义”的核心思想,由于阿根廷社会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这套理论在当时很受欢迎。

艾薇塔凭着女演员和主持人娴熟鼓动人心的能力,到处宣讲“贝隆主义”,在阿根廷民间与政坛上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政治风暴。

她不向中产阶级献媚,而是把重点放在社会底层人民。由于社会体制严重不合理,这个群体在艾薇塔的宣讲下正在迅速扩大。

贝隆与艾薇塔这对“政治情侣”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阿根廷国内的反对派。再加上阿根廷国内时局动荡,不断发生暴乱和革命。于是,阿根廷当局索性将贝隆送进了监狱。

贝隆被囚在监狱时感到十分沮丧、身心疲惫,想要放弃争斗。由于艾薇塔对贝隆的鼓励,他才逐渐恢复重出政坛的自信。

同时艾薇塔还不停的四处游说,揭开自己的伤疤,用自己黑暗悲惨的过去,来感召众人,说只有监狱中的贝隆才能使他们摆脱贫穷,走向幸福。

很明显,艾薇塔的演讲感染了许多因没有工作而满腔郁闷的阿根廷平民,导致全国各地爆发游行示威,要求释放贝隆。政府迫于压力只好就范,贝隆释放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感谢艾薇塔!感谢人民!”

艾薇塔实现了大人物的梦想,成为阿根廷第一夫人

1945年,贝隆求婚艾薇塔并成功。第二年,在贝隆夫妇极力营造的民主气氛中,贝隆正式当选为阿根廷总统,而艾薇塔也自然成为了第一夫人,那一年艾薇塔27岁。

曾经那个遭人鄙视唾弃的舞女,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权倾朝野的贝隆夫人,当时那个被人赶出葬礼的小姑娘如今却站在了阿根廷最高的位置上。

尽管实现了曾经的目标,这位第一夫人并没有停歇半刻。她奔走于工厂、学校、医院、孤儿院之间。有时候,甚至比她的总统丈夫还要忙。

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艾薇塔深知贫困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更知道底层人民所遭受到的不公,为了阿根廷的社会保障、救济、劳工待遇、教育水平等问题,艾薇塔忙得焦头烂额。

为了更好地整治这个社会,艾薇塔觉得仅仅靠自己第一夫人的身份是不行的,她想要再迈进一步,那就是进入总统官邸。

但是却遭到了军方以及反对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坚决阻止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身为总统的丈夫迫于无奈也放弃对艾薇塔的提名。

但艾薇塔并不悲观,她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只是“时机未到”。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国外,她出访欧洲列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第一夫人的风采,获得了全世界人们的崇拜与钦佩,当时媒体把她的这次出访称作“彩虹之旅”

同时,艾薇塔也获得了“贝隆手中的王牌”、“阿根廷玫瑰”、“苦难中的钻石”等称号。艾薇塔此次的访问,打开了阿根廷的外交新气象,并成为阿根廷外交史上自豪的一页。

然而上天好像有意刁难这个心怀抱负的女人,在艾薇塔的“彩虹之旅”进行到一半时,她病倒了。可即使躺在病床上,艾薇塔依旧坚持工作,甚至在治疗期间为所有阿根廷女人争取到了投票权。

正当病情有所好转时,艾薇塔又重新投入到社会活动,在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讲。有一次,在不到48小时内,她竟然发表了7次演说。医生们劝她要注意休息,她则自豪地回答:“我要为穷人燃烧自己的生命!”

1949年1月9日艾薇塔在一个剪彩现场晕倒,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子宫癌。消息传出后,阿根廷国内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恐慌。

永远的阿根廷玫瑰---艾薇塔.贝隆

1952年7月26日,艾薇塔对丈夫贝隆说:“我这一生,只有生病时才会流泪。”接着轻轻地对贝隆说:“小瘦子走了。”之后便离开了人世,那一年,艾薇塔年仅33岁。

当天晚上,阿根廷国家电台的广播员声音哽咽地向全国宣布:“艾薇塔.贝隆,国家灵魂,民族的精神领袖逝世,”

巨大的悲痛顿时笼罩了整个阿根廷,阿根廷的生活停止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阿根廷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火车、轮船显得异常拥挤,不少人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只是为了送别他们心目中的“玫瑰”。

吊丧那天,70万人向艾薇塔的灵柩致哀,人们反复喊着“艾薇塔”的名字,有的人当场哭晕过去,有的拼命去吻她的玻璃棺。

为了哀悼艾薇塔的离去,政府宣布全国服丧,同时将拉普拉塔市更名为艾薇塔.贝隆市。耐人寻味的是,失去艾薇塔的贝隆也不再是傲视阿根廷的贝隆了,他的政权在1955年被推翻,而他本人也遭到流放,“贝隆主义”已成为过眼烟云。

她曾是穷裁缝的私生女,15岁成为舞女,再从高级交际花到总统夫人,艾薇塔短暂的一生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

虽然艾薇塔上位的方式有点“不择手段”,当“大人物”的私心也确实存在,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贫穷的老百姓,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艾薇塔奉行的“贝隆主义”虽然为阿根廷日后的经济崩溃埋下了隐患,但人们依然爱戴她。对于她的一生有功也有过,但是“坚定的爱国者”这个评价对艾薇塔绝对是中肯的。

在贝隆夫人去世60周年,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宣布阿根廷新版100面额的纸币,上面的肖像就是贝隆夫人。

人们还把艾薇塔.贝隆这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拍成同名的音乐剧和电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广为传颂的歌也出自于此。然而每次听到这首歌,阿根廷人总是会哭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