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宝鸡出过哪些历史名人人物?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2024-07-17访问:4来源:历史铺

李达(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早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从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西鼎(1913~1977年7月31日),又名张醒华,化名邓谦,陕西省扶风县五泉乡(今属杨陵区)人。193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史玉孝(1933年4月11日-2005年2月12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1军1师宣传队当宣传员,参加了兰州等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团政治处、师政治部保卫助理员。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委员、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大家都知道女英雄刘胡兰烈士的事迹,却不知道刘胡兰的英勇事迹是通过宝鸡人张仲实发掘后,上报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毛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张仲实 (1903.7.15~1987.2.13),原名张安人,笔名任远、实甫。陕西宝鸡陇县人,1925年1月加入共产党,曾留学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中山大学,在张闻天同志领导的翻译班从事马列主义教材的翻译工作。回国后,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翻译工作。

1947年,他1947年初,张仲实与崔田夫、黄静波率领“延安各界慰劳团”赴山西晋中慰劳解放军,从《晋绥日报》上看到了对刘胡兰事迹的报道,他党得这是一个重大典型,立即组织人员赴云周西村采访核实。回到延安后,他如实向任弼时同志进行了汇报,并建议“请毛主席写几句话或题写几个字”,几天后,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了词,于是,刘胡兰烈士的英勇事迹才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宣扬

张仲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马列主义著作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翻译了许多马列经典著作,如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传略》、《列宁传略》等等,曾任中央宣传部国际处处长,西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苏友协党组副书记,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局副局长等职,是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宝鸡是个好地方,因为老家就在宝鸡,所以对宝鸡情有独钟。宝鸡是炎帝的故乡,周秦的发源地,所以历史上出过的名人也很多。现列举知道的一些人和事迹,欢迎补充。

1、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说是炎黄子孙,其中炎就是炎帝,黄就是轩辕黄帝。每年宝鸡会举行炎帝祭祀活动。

2、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周文王就是那个能掐会算的姬昌,又被称为西伯侯,历史上是有这个人的,当时他的封地就在西岐。姬发是他的儿子,西周第一个帝王,也就是周武王。武王伐纣说的就是他。

3、姜子牙,也就是姜尚,在渭河边用直钩钓鱼,最后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那个牛叉老头。最后封诸侯国为齐国。齐桓公姜小白就是他后代。在陈仓区(原宝鸡县)还有姜太公钓鱼台,可以去游玩。

4、周公,周武王的弟弟,西周很有名的政治家。我们所说的很多礼乐都是他制定的。大家经常说“周公之礼”说的就是发生关系,据说西周初年,男女滥情,周公发现后觉得不合适,就制定没有结婚之前,男女不得发生关系,只能在结婚当天才可以,后来人们把这个就叫“周公之礼”。

5、燕伋,千阳人,孔子的弟子,春秋学者。千阳县城西边筑有“望鲁台”,就是燕伋思念孔子而筑。

6、秦襄公、秦穆公,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之后的周幽王,被犬戎进攻来,秦襄公率兵救援。周幽王死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被赐封地在岐山凤翔一带,为秦国日后强大奠定基础。秦穆公,秦国国君,春秋霸主之一,死后葬在雍都,也就是秦国西迁咸阳之前的都城,前些年发现其“秦公一号”大墓。

7、白起,秦国大将,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著名军事家,统一六国的主要人物,和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时代四大名将。

8、马援,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官职为伏波将军。马革裹尸就是出自他口。马援墓就在现在的扶风县城西边。

9、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班固是东汉有名的史学家,扶风人,著有《汉书》,其死后埋在扶风县,如果走西宝北线可路过班固墓。班超是班固之弟,后来在西域任职。班昭也是班固之妹,才女,参与《汉书》修订。

10、马腾马超父子,马腾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将领,《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西凉马腾就是指的他,他被曹操杀了后,其子马超投了刘备,成为五虎上将。在扶风杏林有个马超岭,相传就是马超屯军之地。

11、法正,扶风人,蜀汉名臣,《三国演义》中对其多有介绍。

12、张载,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教育家、思想家,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为“北宋五子”,他创立了关中学派。

13、石泰,宋代有名的医学家,著有《还原篇》,据说活了137岁,看病不收报酬,凡是治愈的患者只需为他种杏树一棵,不久杏树成林,扶风县的杏林镇由此得名。

14、党崇雅,明末清初的名相,陈仓区人,被列为中国历史名相录。

15、李达,开国上将,眉县人,早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55年授上将衔,曾任总参谋长。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其妻是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

 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有《推背图》、《乙巳占》。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 ,字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以上仅仅为宝鸡历史上的名人的一部分,宝鸡的历史文化极其深厚。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名人比如炎帝、周文王、姜子牙、秦穆公等名人。欢迎大家到宝鸡来旅游观光。宝鸡,陕西关中西部。北靠周原,类似于黄土高坡的地貌,南靠南方北方分水岭秦岭。宝鸡自古地理位置就比较重要,除了潼关就到了古时候的西北边疆。宝鸡是,陕西八百里秦川的西部。除了南北的原和山以外,地势平摊,土地肥沃。周原上一大地区凤翔,是原秦国发家之地。岐山,神话传说,再有陈仓,古时候入蜀必经之路,古时候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对外只要把守潼关,基本西北敌人无法进入,对内,一马平川。

我就是宝鸡的。宝鸡名字由来更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中一个传说和唐李隆基有关。马嵬驿兵变之后,李隆基逃至宝鸡,欲过蜀道进四川,那料,后面敌军紧追,于是仓皇逃入宝鸡南边的山里,想从山路逃跑,哪知山路崎岖,眼看没了希望,只见一只山鸡从山涧飞出,飞飞停停,李隆基紧跟山鸡最终到达山顶,此时敌军因山路问题不能上来,算是逃过一劫了,然后对天高喊,宝地神鸡也!!!!由此那座山取名鸡峰山,宝鸡也有了名字。

(本人很喜欢古集传说,很早之前看过的。可能会有偏差!)

宝鸡以面食为主,尤其出名于岐山臊子面,当然面食还有其他,本地人很喜欢宝鸡扯面,记住,要吃扯面一定去宝鸡,本来在陕西其他地方也吃过不少,完全不能比,还有臊子面也是,唯有岐山那一带特别正宗,宝鸡其他地方的只能说是好吃,但是并不正宗。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很多!!

好了,就说这些,本人对宝鸡有很强的自豪感。欢迎大家来宝鸡!

宝鸡最早被称为陈仓,这里历史上发生过为人熟知的经典战役,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郝韶守陈仓拒诸葛亮等。至若宝鸡的名字由来据考是唐玄宗西巡驻骅之时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这地方成了唐玄宗给御赐名的了。

宝地这地方出了不少的名人,蔚然成一派宗族郡望的有马氏。

马氏最有名的有马援,被汉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最杰出功绩就是征服了越南,立有两铜柱,铭有“铜柱立,交趾灭”,这几乎燕然勒石的另一个版本。回师的时候一件事也催生了一个成语,叫“薏苡蒙谤”

马超的祖先马援

准确讲宝鸡名人在东汉初期是非常的多。

公孙述,今扶风人。在巴蜀称雄一方。先后刺死了刘秀派去平定的两员大将,最后只得派得力部下吴汉去,攻下了成都,泄怒屠城

四川割据第一人公孙述

有著西汉书的班固,绝域轻骑催战云的班超,其父班彪也是东汉史学家。

在靠后的有绛帐传薪的马融。其有个很出名的弟子,叫卢植,平定黄巾军之乱的三杰之一。

南梁有著名开国大将马仙琕(扶风郡眉县人)。取得了朐山大捷(今连云港)打败北魏十万大军。此后北魏南梁再没大的战事,都是小股部队间摩擦。

眉县横渠人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北宋思想家张载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青年时喜论兵法,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进士及第,拜祁州司法参军,授云岩县令,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郎。辞官归家后,讲学于关中,建立学派称为“关学”

开国大将,李达在当地,“文学张载、武效李达”的育人理念,表达了人们对开国上将李达的崇敬之情和对其革命精神的传承之愿。

参加过宁都起义。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4年 11月,李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宝鸡钟灵毓秀。山川形胜,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地方诞生了无数名人名仕。所罗列的只是其极少一部分。也诚挚希望宝鸡的名人事迹能抽取出来当做一种精神得到宣扬。

马超的祖先马援

四川割据第一人公孙述

北宋思想家张载

邓丽君的父母在西安结婚,在宝鸡也有亲戚。

陶振海在福建学习时曾提起过邓丽君是宝鸡人的外甥女。

“邓丽君的大姨父和她父亲,本来在黄埔军校是师生关系,最后却成了‘挑担’(方言,连襟的俗称)。”宝鸡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对台办主任陶振海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陶振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宝鸡市委从事对台工作,因此对在宝鸡的邓丽君外婆家与在台湾的邓丽君家交往情况非常熟悉。

1988年,第四届海峡之声音乐会筹办过程中,中央电视台、中国音协等曾联合发出邀请,以书面邀请函的形式,诚邀邓丽君赴北京参加音乐会。福建某电台一名记者找到了陶振海,拿出了这份邀请函,希望邓丽君在宝鸡的亲友代为传话。许耀东通过书信形式把这封邀请函寄到了邓丽君手上。邓丽君回信说,她也很想到大陆来开演唱会,只是时机还未成熟,请宝鸡亲人和各地的歌迷朋友略作等候。而邓丽君也曾多次表示:她想为大陆慈善事业捐款,并想在大陆办一所妇女学校,免费提高贫困女性的文化。宝鸡的名人应该不少,比较耳熟能详的有:

炎帝

与轩辕黄帝齐名的炎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也是我们常说的炎黄子孙中的那个炎帝。

白起

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军事家,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马超

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马腾之子,东汉末年随父起兵,后领马腾部属于凉州。

张载

北宋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的“北宋五子”之一,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李淳风

唐朝的大思想家,也是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方面建树很大,著有著作《推背图》、《乙巳占》(ps:在最近挺火的龙岭迷窟里有提到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宝鸡出现过很多名人,这里主要分享几位宝鸡籍的院士的业绩,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这也是宝鸡人的自豪。

张福锁,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宝鸡凤翔,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1989年获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院长等职。
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取得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曾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世界农业奖突出成就奖等多种奖项,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郭万林,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宝鸡眉县,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和澳国防科学技术组织专家中心工作。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进行交叉学科前沿及其在未来空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他对航空航天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以及纳米力学具有持续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晓,1963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岐山县,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首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4研究院第41研究所基础技术研究室副主任、41研究所发动机喷管研究与设计室主任,41研究所副所长,第4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等职。是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新一代领军人才,曾任多个战略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荣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种奖项。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平祥,1965年3月出生于陕西宝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硕士毕业,1996年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毕业。曾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导材料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从事实用化低温和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等研究,为我国超导材料研究、应用及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3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多项。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双明,1955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岐山,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83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专业硕士毕业。曾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等职。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及矿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找煤、勘探、采煤保水三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地质成果。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吕西林,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984年12月获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1994年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996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首批入选者。主要从事结构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及高层建筑结构研究,主持过6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和工程。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和专利,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5月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