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9来源:历史铺
图片来自于网络
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云南全境除少数极边地区之外,土酋叛乱已基本平定1382 年2 月,沐英着手建立云南政权体系,以恢复社会秩序,安定百姓。“建设边政,巩固云南,这是云南平定后的第一要务。”沐英说。
“维护大明王朝对云南的长久治理,必须建立大明在云南的民政、司法、军事体系。”沐英说。
按照朱元璋关于云南建政,在元制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大稳定、小调整”的旨意,沐英迅速设三司,置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立十四卫指挥使所。
设置云南布政使司。将元朝中庆府(昆明)改为云南府,为云南布政使司首府。设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府、州、县,分管五十二个府、六十三个州、五十四个县。
设置云南按察使司,掌管刑律。
云南“三司并立”,分别执掌军事、民政、刑狱管理大权。同时,设立巡按御使,监察三司行政,以预防地方政权独立。建立完整的军事指挥体系。
设置云南左、右、前、后、普定、建昌、东川、威宁、昭通、镇雄等十四个卫指挥使司,健全镇守体制。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诗经》曰。
昆明城作为首善之区,是在大宋文明覆灭,汉明文化兴起的关键时期,筑城思想、规划设计、汉文化标识应达到较高标准,立于大明王朝省府之林。
昆明筑新城,应成为大明文化精华的叠加。城市轴线布局依山就势,街区布置因势利导。
汉明建城,整座城市的风景园林,应深深沉浸在中华仪礼规范和佛教意识之中。使明代历史文化的创造,成为最后的地面遗存,在蛮荒之地,成为汉明文化的标杆。
“开山立街巷,平岭筑城墙。”沐英命令道。
建政完毕,年轻气盛的沐英,下令从省至县,筑城建镇,巩固城防。“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卧薪尝胆,至胜称王的法宝。朱元璋举义时,采纳了朱升学上的基本方略。
筑高墙强防御,屯军粮减民负,积蓄力量,保存实力,取得了天下。
沐英为巩固平滇成果,紧紧围绕府、州、县政权驻地建设,大兴土木、营建城镇,推动了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全省性城镇建设。
沐英筑昆明城,并未采用同心圆向四周扩张,中国传统的筑城模式。而是在元朝拓东城西侧,以五华山为中心,另辟新区扩建。
“外圆内方”的做人理念,应用到昆明的筑城规划和建设,充满了人、财两兴的旺气。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坐北朝南,依山附势建城池的传统观念,融入浓浓的人文理念,以及尊重自然法则,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段氏建大理古城、凤迦异建拓东鄯阐城、赛典赤拓展中庆古城以及建水临安古城等已初具规模,但离中原筑墙理念和防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明朝城池,必须灌入象征皇权和仁义礼制的人文思想。
城市中轴线一律按正南、正北规划。运用方方正正的“方形母体”,中原城镇建设模式,增修环城而流的圆形护河。
对应街道一律正东、正西规划。大小城镇都统一设东门、西门、南门、玄武(北)门。
“不离正统,依山附势建城池”,是云南古城池建设的基本理念,昆明、大理、建水、石屏、巍山、腾冲,无不如此。
云南地势,山地多、坝子小、凹凸不平。
严格按“方形母体”筑城,难以施展,也不现实,故因地制宜,依山附势建城池。
“本帅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沐英主政云南,宏图大志一展无余。
在拓东中庆城的基础上,请深谙风水学的汪湛海为总规划师,以五华山、九龙池(翠湖)为中心,向城北五华山、螺峰山方向拓展,重新修建云南府城,成为今天昆明城的雏形。
“龟蛇相交,天人合一”,沐英主政后,新建昆明城与自然山水巧妙融合、自然天成。
新建城池与位于城北面的长虫山气脉相接,形成“龟蛇相交”之势。昆明坝北面,丘陵起伏、凹凸不平。
依山附势建城池,沐英的昆明城竣工后,呈一个不太规则的梯形,西北呈长方形.东南呈三角形。
整个昆明城就像一只伸出四足、昂首露尾正在向南爬行的大乌龟。
云南府建在五华山的龟背上,依伴九龙池,阴阳相生、王气腾越。
沐英云南府竣工后,云南从此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和血腥屠杀。昆明城阳气甚旺,王气冲天,至今依然。
“建城不靠山无势,有城有池才有灵气”,昆明城墙用砖包砌,中间用城墙外的泥土夯筑。
昆明古城墙高两丈九尺、墙围长九里三分,城中有翠湖点缀。
翠湖原名菜海,又称九龙池,传说湖中有九条小龙,划片舟可直通滇池。九龙池盛产莲藕,岸边盛产瓜果蔬菜,人丁兴旺。
湖光山色、池水透明清澈,风光迤逦、秀美雅致,沿岸参天古榕,绿树成荫、翠绿欲滴,俗称翠湖。
兴建云南新府城,城池扩建,城墙加固,对震慑蛮夷叛乱,官府兴商富市、相先的高原百姓安居乐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沐英的昆明城池建成后,翠湖周边区域从此成为昆明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昆明城区后来的府甬道、钱局街、文林街、铁局巷、中和巷、扬俭巷、定花巷光宗巷、西仓坡、逼死坡等都在翠湖边。
云南府新城,城墙最初开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保顺门)。因北门正对长虫山煞气破财,圆通寺长老做法破解挖掘了莲花池。莲花池用一泓半月形池水,挡住了长虫山蛇头。
同时,在城墙东北角新开永清门,西北角新开了广威门,避开蛇头煞气。云南府新建昆明城,最后形成了六道城门。同时,顺城墙掘地挖成了护城河。
“商山之麓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去风疾。”(《云南府志》)莲花池,位于圆通山西北面,传说有五个龙眼。百年清泉涌流、碧波荡漾。莲花池清澈见底,水满时从侧面水口流入盘龙江,成为明朝初年“龙池跃金’的滇阳六景之一。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莲花池后来上演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与“勇武冠绝”的吴三桂旷世奇缘的千秋逸事。
“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
今天的莲花池集安阜古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妆楼倒影、商山梦痕、云廊烟柳、龙池耀金、冷泉映月为一体,仍为滇中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