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7来源:历史铺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古代帝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权力,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许多皇帝在江山稳定之后,就开始对功臣下手,朱元璋,刘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良将,都因功高震主而未能善终。所以如何消除帝王的猜忌,一直以来都是臣子们难以捉摸的,但下面这六大名将,却能在功高震主之下,或急流勇退,或明哲保身,终得以善终,都不是一般人。
王翦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四大名之一,秦始皇扫灭六国最大的功臣,山东六国有五国是王翦父子所灭,而王翦一人就灭了四国。王翦的统兵能力非常强,曾统兵六十万灭楚,这在古代用兵史上堪称最大规模军队。王翦身为四朝元老,深谙帝王心术,除了王翦带过,没有其他人能做到。王翦最难得是秦始皇百分百的绝对信任,即使是六国灭之后也是一样。功高震主又能全身而退,集名声、财富、地位于一身,最终坚持隐退。
唐代郭子仪,神人般的存在,是唐朝真正能功高震主的功臣。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由于太平已久,荒废军事,很快就陷入分崩离析的混论之中。郭子仪临危受命,积极组织平叛,遏制了叛军的壮大,最后平定安史叛乱。
郭子仪两次收复长安,单骑退回鹘等等,都堪称是不世之功。使得郭子仪的权势威望都非常大,大到皇帝虽然猜忌他,却不敢杀他,甚至不直呼其名,因为唐朝离不开他。
晚清曾国藩,说起曾国藩,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一位圣贤了,历史上说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不只是追捧还是嘲讽。
总之他的功绩是记录史册的,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满清最后的中兴之臣,封建时代最后一尊偶像。
当时平定太平军,打破金陵后,佣兵二十万,势力范围占据半壁江山,一呼百应,看似可以顺水推舟,黄袍加身恢复汉人江山。但是曾国藩严词拒绝了众人的劝进之意,非常忠诚恪守为臣之道,自发解散湘军。
以上三位之所以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主要是他们审时度势,懂得急流勇退,较好地处理与皇帝的关系,这才是作为臣子最为聪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