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锋芒毕露的历史人物——曹操,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2024-07-17访问:12来源:历史铺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他消灭了北方众多割据势力,使中国北方得到统一,同时还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

曹操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宦官家庭。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而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先后担任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虽然祖父、父亲的官职很高,但是由于祖父是宦官,所以门第并不高,也称不上“望族”。曹操从小就博览群书,精通音律,善诗词,通古学,武艺过人。当时,汝南有一位名士叫许勋,善于品评人物。

他对曹操说:“你前途不可限量。如果在和平年代,可能会成为治国安邦的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由此,曹操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大。

公元174年,曹操二十岁,自此步入仕途。起初只是皇帝的侍从官,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专门负责京城的治安工作。当时京城洛阳是皇亲贵族聚居之地,治理比较困难。曹操就任后,申明禁令、严肃法纪,制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受皇宠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因违禁夜行,被曹操处死。从此之后,京城里的皇亲贵族知道曹操不会手下留情,都不敢像从前那样胡作非为,在曹操的治理下,京都治安大为改观。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连战连捷,夺取很多城镇。消息传到京都后,东汉统治集团惶恐万分,立即调集大军镇压。

曹操请命参加作战,并被任命为骑都尉,与卢植等人合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获全胜。由于作战有功,曹操被提为济南相。

曹操任职期间,办事刚直不阿。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依附权贵,贪赃枉法,无所顾忌。前任济南相置之不问,曹操上任后,大力整饬,免除长吏八名,当时影响很大,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曹操下令拆祠堂,禁祭祀等迷信活动,济南地界的社会风气改变很大。曹操的做法触及了地方豪强,得罪了朝廷的一些权贵。

被这些人联名上告和诬陷,曹操不肯迎合权贵,于是借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西园八校尉,曹操重新被任用,并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次年,汉灵帝驾崩,刘辩继位,就是汉少帝。当时,野心勃勃的董卓率大军进京都,独揽朝政大权。杀死了何太后,废了皇帝,又另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献帝,而董卓自封相国,掌握朝中全部大权。董卓在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用重金笼络人才,曹操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曹操却看清了董卓的作为不得人心,最终难免失败。于是,连夜逃回了老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