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昌平历史人物:这个人为东汉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时间:2024-07-17访问:12来源:历史铺

刘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他知道打天下和治天下需要用良臣。寇恂就是他重用的良臣之一,寇恂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寇恂(?—公元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早年曾任郡里的功曹。东汉名将,曾随刘秀南征北战,“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王莽灭亡后,更始帝刘玄派使者去收取郡国,寇恂跟随上谷郡太守耿况迎接使者,使者说:“先投降的人就保存他的爵位。”耿况把印绶上交给使者。

过了一夜,使者却没有交还印绶。这说明投降了官位也没了,寇恂很生气,使者言而无信,他和使者据理力争,使者以权压人。

寇恂急了,从使者手里拿过印绶给耿况带上。使者无奈,只好用更始帝的名义任命耿况为郡太守。

更始帝派将领巡行上谷,紧急征调耿况的部队。寇恂和闵业劝说耿况:“王郎在邯郸仓促起兵,难以让人相信和归顺。从前王莽时,为他卖力的只有刘縯。现在听说大司马刘秀,是刘縯的同母弟弟,礼贤下士,士人大多归附他,我们可以依附他。”

耿况派寇恂到渔阳,和彭宠结盟。寇恂返回,到达昌平时,杀死邯郸派来的使者,夺取他的部队,于是和耿况的儿子耿弇等投奔刘秀。

刘秀拜任寇恂为偏将军,号承义侯。他跟随刘秀攻破群贼,寇恂几次和邓禹谋划战事,邓禹很佩服他的才能,于是送给他牛肉和酒,相互结交很深。

公元23年,光武帝刘秀南定河内,想命将留守,当时,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大兵占据洛阳,并州等地也未平定,刘秀向邓禹征询意见。

邓禹说:“现在河内靠着黄河天险,居民殷富,人口众多,北边直通上党,南边紧靠洛阳。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百姓、统领军队的才能,除他外无人可派。”

于是拜任寇恂为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刘秀对寇恂殷殷嘱托:“河内城池完备,人民富裕,我要靠它起事。从前高祖留萧何镇守关中,我现在把河内托付给你,你要坚守河内,负责运输,供应足够的军粮,率领和操练部队,阻止其他军队,不让他们北渡黄河。”

不久,刘秀北伐燕、代。寇恂统领属县,讲述兵事,教习战守,砍伐琪园之竹造箭百万余支,养马两千匹,征收租税数百万斛,并把这些及时转运前线给军资。

朱鲔听说刘秀北征,河内势孤,想乘机而入,速派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率兵三万余人,从巩县渡河进攻温县。

警报传来,寇恂立即整军而出,并通令所属各县发兵到温县会合迎击敌军,下令部队直赴温县。

第二天,两军战于温县城下,正好偏将军冯异派来的援兵及各县兵马都已赶到,一时汉兵四集,寇恂率兵奔杀,大败敌军,乘胜追击,直到洛阳城下斩杀苏茂的副将贾疆,苏茂军投河溺水者数千人,被俘万余人,寇恂和冯异追过黄河后返回。

从此朱鲔丧胆,洛阳城门昼闭。刘秀大喜,各将领都来向他表示祝贺,并劝他即位称帝,刘秀从之,即为光武帝。

当时军粮急缺,寇恂用人力车和马车运送军粮,前后连绵不断,光武帝屡次传出慰问嘉奖寇恂。

这时,寇恂的同窗茂陵人董崇劝寇恂说:“皇上刚登位,四方还未平定,而君侯您却据守大郡,在内部很得民心,在外又攻破苏茂,威震邻近的敌人,功名显扬,这正是小人嫉恨陷害的时候。从前萧何守关中,听从了鲍生的话,因而高祖很高兴。现在您所率领的,都是同宗族的兄弟,应该拿前人作借鉴吧。”

寇恂认为他的话说得对,于是推病不管事。光武帝准备攻打洛阳,先到达河内,寇恂请求随军打仗。

光武帝说:“你不能离开河内。”屡次坚决请求,光武帝不听,寇恂于是派哥哥的儿子寇张、姐姐的儿子谷崇率领突骑自愿做部队的先锋。

光武帝很欣赏他们,都把他们任命做偏将军。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寇恂犯拘囚拷问上书人获罪免官。当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集一万多人,与密县人贾期联合作乱。

几个月后,光武帝又起用寇恂为颍川太守,几个月后,寇恂评定了颍川内乱,光武帝因此封寇恂为雍奴侯,享受万户的食邑。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光武帝委任寇恂为汝南太守,又派骠骑将军杜茂带兵协助寇恂讨伐汝南郡内群贼。盗贼很快被平息,郡中清静无事。

建武七年,寇恂接替朱浮任执金吾。第二年,寇恂跟从光武帝攻打隗嚣,而颍川的盗贼又蜂拥而起,光武帝将寇恂从九卿的位置上再调出平乱,寇恂随光武帝到了颍川,群贼全部投降。

平乱返回时,百姓挡住去路,请求从光武帝那里再借用寇恂一年,于是就把寇恂留在了长社县,安抚官吏百姓,接纳余下的盗贼来归。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光武帝进入关中后,亲自征伐占据高平县的原隗嚣的部将高峻,久攻不下后,光武帝派寇恂前去招降,高峻派遣军师皇甫文出城谒见,皇甫文的言辞礼节不屈服,寇恂非常愤怒,一气之下杀了皇甫文。

寇恂让皇甫文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军师无礼,已经被杀了。想投降,快点来;不想投降,就请固守在城中吧。”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寇恂智勇双全,他追随刘秀之后,所向披靡,战功显赫,为刘秀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功臣,他始终保持退让谦虚的明智态度;同时,他严于执法、博学多才、慷慨仁厚,享有很高的声望。

公元36年,寇恂去世,卒后葬于河内太行南麓,原墓地在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屠王村东北寇氏祖茔。

寇恂戎马一生,奋其智勇,业绩辉煌;他德行高尚,深得朝廷倚重,闻名遐迩;他治民有方,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为时人所景仰。他的才能功绩。为历代文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