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历史人物:原来这就是才高八斗的曹植,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2024-07-17访问:9来源:历史铺

曹植才高八斗的美称应该是来自于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的“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也称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当然,曹植的才高八斗不是浪得虚名,他的确是才华横溢,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是曹植同父同母的兄长。

曹植十岁多的时候,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数十万字,不仅会诵读,还会运用所学知识写文章。他的父亲曹操听说后置疑他,以为他是找的枪手。曹植为了自辩, 现场作赋。正值邺县铜爵台新建成(史称铜雀台),曹操领着几个儿子与大臣们一起登上铜爵台庆祝,曹植便写下史上闻名的《登台赋》。此赋文采卓然,用辞华丽,以夸赞曹操为主,可以说夸的曹操飘飘然差点欲乘风而去。“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夸赞曹操的恩德泽被天下,成就不朽的帝王功业。齐桓公、晋文公都比不上他父亲的圣明。曹操阅后大喜,日后欲发待曹植亲近。

曹植的作品不仅仅限于此赋,他的代表作还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等,特别是其中的《洛神赋》,此赋中描述宓妃的精彩文笔,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前无来者,后无古人,至今无人超越。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也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神女仙姿令人心动而向往之。描写手法也是后世文人骚客叹为观止,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借用了他的描述手法,《红楼梦》里曹雪芹描述二姐迎春时便借用其中之一的描写手法: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虽然曹植在文学造诣方面成就颇深,但是他依然勤奋好学,魏明帝曾称他从小至老一直是手不离卷。这也许这正是他才高八斗的原因之一吧。

二、若葵藿之倾叶太阳

曹植不仅善于写赋诗,写奏章也是了得。他曾上奏魏明帝乞讨官职,借古喻今,从尧至周文王的治国之才,引至兄弟亲戚之情再到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形容他的心像葵花倾斜叶子面对太阳,太阳虽然没有特意向着葵花照耀,但葵花朝着太阳却是出于一片真诚。希望文帝能降下天地那样的恩惠,垂照日、月、星三光那样的光辉。此奏章感动明帝回诏慰勉于他,缓和了他们亲戚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后,曹植继续上表,表示自己关心侄儿,关心国事,为了显示诚意在奏章中写明此奏章可以等他死后再看,彰显他只是关心国事而无其他心思。此奏章依然感动了魏明帝,下诏令他们诸侯去京师会见。遗憾的是魏明帝依然没有重用曹植,大概是因为曹植曾经为太子备选人之一的缘故吧!曹植最终还是郁郁而终,没有达成襄助北魏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愿望。享年四十一岁。

曹植终其一生作品赋、颂、诗、铭、杂论共一百多篇,流传至今,对于后世文人影响至深,可见其才高八斗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