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扶危济困的人物历史故事:救鲁于危难的子贡

时间:2024-07-17访问:4来源:历史铺

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完逃到齐国,被齐桓公封在田这个地方,后来就改为田氏,田常就是陈完的后人。为拉拢人心,田常就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的方法,把粮食借给老百姓。后来田氏家族实力大增,封地都超过了国君。田常就想谋反,但是很忌惮四大家族(即齐国的国氏、高氏、田氏、鲍氏)的势力,就鼓动齐简公发动战争,让四大家族带兵去攻打鲁国,意在借刀杀人。孔子听说后,意识到局势非常危险,立刻派子贡到齐国去,以救鲁国。

子贡到了齐国,对田常说:“鲁国很难攻打,城墙又矮又薄,鲁君也不行仁政,大臣也无能,老百姓更是厌恶打仗,所以不要攻打鲁国。您不如攻打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兵甲是新的,士卒又精干,供应充足,大臣也很贤明,这样的国家很好攻打。”

田常很生气,说:“你认为难做的,一般人认为很容易;你认为容易的,一般人认为很难。你为什么这么给我说呢?”子贡说:“忧患在国内的要攻打强国,忧患在国外的要攻打弱国。您的忧患是在国内,听说您多次要被封赏最终都没成,是因为有的大臣反对。如果您灭了鲁国扩大了齐国的疆土,会让君主产生骄傲之心,让四大家族得到尊重,您的功劳反倒不那么显著。如果您攻伐吴国,不会胜利,士兵战死,朝廷空虚,四大家族的势力必然被削弱,您就没有了对手,孤立君主控制齐国政权,除了您还会有谁呢?”

田常觉得很有道理,说:“齐兵已经到鲁国去了,如果再转而攻打吴国,大臣会质疑我的。”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我到吴国去,让吴王为救鲁国而攻打齐国,齐国名正言顺与吴国交战就行。”田常答应了,于是子贡南下去拜见吴王。

子贡见到吴王夫差,说:“现在齐国攻打鲁国,齐国灭掉鲁国之后,肯定会南下攻打吴国,和您争霸天下,我很是为您担心啊!您不如出兵伐齐救鲁,救鲁国,会让您行仁义的声名远扬各国。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是齐国和晋国,您如果打败齐国,也会让晋国叹服,天下霸主就是您了。”

吴王夫差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曾伐越国,越王勾践正在积蓄力量,随时会向我报仇,我不得不防啊。”子贡说:“如果您先伐越,那么齐国也就灭掉了鲁国,力量更强大。您打着扶危济困的旗号,却攻打弱小的越国,不攻打强大的齐国,是没有勇气啊。您存越国是向诸侯表示仁义;伐齐救鲁,威慑到晋国,诸侯必然以吴国为盟主,您的霸业也就成了。如果您真的担心越国复仇吴国,那么我去见越王,说服他派兵协助您伐齐,实际上这就抽空了越国的士兵,他哪还有力量复仇呢。”吴王夫差非常高兴,就让子贡到越国去游说越王。

越王勾践亲自到郊外迎接子贡,说:“越国是个偏远落后的国家,您怎么屈辱自己的身份到这里来了?”子贡说:“我劝说吴王伐齐救鲁,但他担心越国在他背后复仇,说等攻下越国才可以。没有报复他人的想法却令人怀疑他,太拙劣了;有报复人的想法让人知道了,就不安全了;事情还没发动就泄漏出去,就危险了。这是办大事的三种祸患。”

越王勾践诚惶诚恐,说:“我曾自不量力,与吴王交战,现在对他恨之入骨,只想和他一起拼死。”

子贡说:“吴王残暴,臣民难以忍受。重用奸臣,忠臣伍子胥被赐死。如果您出兵辅佐吴王伐齐,他一定攻打齐国,如果失败了,那就是您的福气;如果胜利了,他会继续攻打晋国,我会见晋君,发动晋国的全部力量抵抗吴国,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力量。吴国的精锐部队部分消耗在攻打齐国上,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您可趁机出兵,直捣他的后方,一定能灭掉吴国。”

越王勾践大喜,答应按照子贡所说的行事。子贡还报吴王说:“越王很惶恐,同意发兵协助您攻打齐国。”吴王非常高兴,调动全国兵力去攻打齐国。

子贡到晋国,对晋定公说:“不事先谋划好策略,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化;不事先训练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齐吴两国即将开战,这场战争,如果吴国不能取胜,越国会趁机攻打吴国。如果吴国取胜,吴王一心想称霸,一定会带领军队攻打晋国。”晋定公很恐慌,连忙问该怎么办。子贡说:“养精蓄锐,备好兵器,等待着吴军到来就行。”

齐吴两国在艾陵大战,齐军大败。吴王夫差果然率军攻打晋国,与晋军在黄池相遇,吴军大败。越王听到吴军失败的消息后,率军突袭吴国。吴王急行军,返回吴国,与越军开战,却一败涂地。最后越军包围王宫,杀死吴王,越国称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