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敬业的人物事迹:中国古代的劳模们,就连皇帝也是工作狂

时间:2024-07-17访问:13来源:历史铺

马上五一,自从取消五一长假之后,今年难得又凑齐了四天,大家伙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好好去玩一玩,放松一下。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我国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但劳模不光我们现在有,在古代同样也是有的,下面选取了古代劳模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敬职敬业。

一、皇帝也是工作狂--雍正

在古代家天下的时代,皇帝自然是坐拥天下,后宫佳丽无数,什么都是他的,基本上按我们简单的理解就是想干嘛就干嘛,爽的不要不要的。

其实在古代皇帝也是个职业,他也是得干活的,特别是到了清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清朝的皇帝几乎大小事务都要过问,到了雍正就更加了,这人基本上就是累死的,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在位期间基本上都呆在北京,也没怎么出去玩过,雍正在位期间是真正的“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但这也是没办法啊,康熙晚年国库空虚,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雍正再不勤快点,国家说不定早就完蛋了,何况他还是个操心命。后来他儿子乾隆可就想的开多了,懂得享受的很。所以才有了后人说的“康乾盛世”是:康熙播种、雍正劳作、乾隆收成,最后还没他的名。

备选:秦始皇、朱元璋、康熙

二、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

大禹可不是平头百姓,他是黄帝的玄孙,当然到了他那一代就一般了,跟刘备说的乃中山靖王之后有点类似。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家里;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又走了,又没有进家里。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说,水患未平,何以回家。又匆忙离开,又没进家门。这个绝对是充满着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评个劳模也不为过吧!

有一点补充说一下,大禹的父亲是因为治水不利被杀的......

备选:李时珍、鲁班

三、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

包拯我们应该都很熟悉,他断讼执法明敏正直、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有“包青天”之名。

在开封府时,包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在东京是,因为东京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多,一直都难以治理,而包拯“立朝刚毅”,凡以私人关系请托者,一概拒绝,执法严峻,不徇私情,“威名震动都下”。

够不够敬业,还不够的话,看看包拯死后去哪里了,到地府担任第五殿殿主阎罗王继续审案去了。

备选:寇准、左宗棠

四、不远万里取真经--唐玄奘

这个是历史上的玄奘,可不是《西游记》里骑着白龙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唐僧。

玄奘,本名陈祎,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为搞清楚佛教各派学说的分歧,溯本追源,他从贞观元年开始冒着生命危险一人偷偷跑了出去,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这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加上这成就,评个劳模还有问题么?

备选:徐霞客、达摩

特别推荐:

1、一生写诗四万首-乾隆

作为中国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写诗更是名正言顺的世界第一,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从出生那天算起平均一天一首多,先不说质量,至少数量上说是够勤奋的,作为诗人够敬业。

2、为救人尝百草-神农氏

为治病救人,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