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6来源:历史铺
基辅是乌克兰首府,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大型包围战,迄今为止,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战役发生在1941年7月7日﹣9月26日,最终以德军攻克基辅,俘虏约66万苏军而告终。
基辅会战
自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军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在苏联南部的德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日托米尔,对基辅一带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形成夹击之势,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和西南战区首长布琼尼元帅向莫斯科请求撤退,遭到最高统帅部的斥责。斯大林禁止西南方面军的任何撤退,不久将布琼尼元帅撤职,命铁木辛哥元帅负责基辅防务。
骑兵元帅—布琼尼
德军计划目标是夺取基辅,并在这一巨大的舌形地区中,将布琼尼元帅的苏联西南集团军群围歼,担任包围作战任务的是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兵团、第6集团军、第17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装甲兵团和第二集团军,兵力约100万人,指挥官是龙德施泰特。苏军参战的是西南方面军7个集团军,约87万人,指挥官为布琼尼元帅(后为铁木辛哥元帅)。
1941年7月5日,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德军南方军群开始向基辅发起进攻,7日,德军以坦克兵团为第一梯队,突破了苏军在新米罗波尔以北的防御,进逼基辅,苏军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于9日前撤到科罗斯坚、普罗斯库洛夫一线阻击德军。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和多次反突击,使德南方集团军群左翼的进攻受到长时间的迟滞,迫使德军统帅部从莫斯科方向调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二装甲兵团来对付西南方面军。当时的第二装甲兵团在古德里安带领下攻占了斯摩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正当古德里安踌躇满志地准备杀向莫斯科时,希特勒却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方向的作战,命令古德里安兵团南下与南方集团军群合作,对基辅附近的苏军进行一个大包围战。8月25日,古德里安率第二装甲兵团突然调头南下,第二天就突进到杰斯纳河北岸。8月31日,古德里安装甲部队强渡杰斯纳河,与防守杰斯纳河的苏布良克斯方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9月9日,古德里安麾下的第24装甲军已全部渡过了杰斯纳河。当晚,第三装甲师冲破了苏第40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罗姆尼,从此以后,苏军就再也挡不住古德里安的坦克了。9月14日﹣15日,德军两个装甲师顺利在苏军侧后会师,完成了对基辅的合围。
铁木辛哥
这时,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同意被围的西南方面军5个集团军突围撤退。突围命令一到,苏军的抵抗立刻崩溃,部队陷入了混乱。苏军炸毁了第聂伯河上的桥梁,退守基辅城区。为了解救被围军队,铁木辛哥先后调集几个集团军的兵力进攻外围德军,然而遭到德军第的顽强阻击,苏军突围失败,基辅城内的军政要员们抛弃了他们的士兵和百姓,乘飞机逃出了包围圈(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天,德军对被围苏军发起围歼作战,9月19日,基辅城被德军攻占。9月26日,最后一支苏军在基辅以东投降,基辅会战结束。
赫鲁晓夫在基辅
基辅会战中,几乎整个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共有66.5万名红军被俘虏。
基辅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对德军而言,从战役上来看无疑是一次杰作,同时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但从战略上来看,德军将庞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投入到基辅战役中,使得进攻莫斯科的时间被推迟了4个星期,对莫斯科战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苏军来说,虽然苏军由于战略失误,给苏西南方面军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但正是苏联西南方面军的顽强抵抗,为莫斯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为苏军在莫斯科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