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8来源:历史铺
纵深
应对“修昔底德陷阱”,其实质是实现“强国梦”。
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其实质是实现“富民梦”。
应对“话语霸权陷阱”,其实质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之梦”。
原文:《当代中国的三个时代与三大历史性挑战》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鲁品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 王永章
习近平主政伊始,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次讲话的深远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于宣告当代中国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来临——这就是“实现中国梦时代”。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而历史任务正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必须应对的历史性挑战,这是划分历史性时代的客观依据。据此,当代中国历史应当划分为以下三个时代。
01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代。
从鸦片战争始的近代,中国曾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对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三座大山以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必须应对的历史性挑战。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中国却由此先后陷入军阀混战与割据的格局,未能成功应对这一挑战。正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经过建国阶段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这是当代中国的第一个历史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时代,可称为“毛泽东时代”。
新中国建立之后,立即面临巨大历史挑战: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差巨大,国家综合国力不足,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整个国家处于贫困状态。但建国之初缺乏应对这一历史挑战的条件。这是因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新生政权还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来维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中国需要夯实基础,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才能解决贫困的挑战。
02
2.改革开放时代。
随着独立的民族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本巩固,中国逐渐具备了成功地应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挑战的历史条件。其标志性事件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凝聚全党共识,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国际环境层面,基于美、苏、中三角鼎立的格局,发达国家资本过剩与产业转移的趋势,中国对外开放具有了客观可能性。
于是从1978年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把应对贫困的历史性挑战作为压倒一切的历史任务,开创了以“南方讲话”为标志的邓小平理论。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随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建立“和谐社会”为导向来协调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所引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我国成功应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挑战的里程碑式标志。由此构成当代中国的第二个时代:在革命与建国的伟大成就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代”。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创和建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成功地应对中国面临的民族危亡的历史性挑战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果,这个制度不可动摇,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由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成功地应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挑战而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功,这条道路乃是强国之路。而随着成为世界第二代经济体,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历史性挑战。这种全新的挑战需要当代中国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由此进入新的时代。
03
3.“三大陷阱”:中华民族面临新的历史性挑战。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挑战,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大陷阱”:
一是国际关系上的“修昔底德陷阱”,也即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关系的陷阱。
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世界对这个里程碑事件的反应,是2012年奥巴马政府公布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标志美国开始围堵中国。这是美国的全球霸权面对初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必然表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际关系。一方面美国离不开中国,因为以“美元霸权”为基础的垄断资本必须依靠吸收全球剩余价值才能生存,而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全球剩余价值的最大源泉。正因如此,美国希望将中国永远固定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并且通过其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中国的发展,迫使中国永远接受其美元霸权的盘剥,永远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封锁与限制。一旦中国实行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的转型,通过“一带一路”突破美国霸权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亚投行与人民币离岸结算部分地摆脱美元霸权控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美国政权必然要千方百计挑动中国周边国家围堵中国,造成中国国际环境的紧张与动荡,驱使资本流出,遏制中国发展。这是垄断资本的内在矛盾在国际关系上的表现。能否克服这一陷阱,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严峻而复杂的历史性挑战。
二是“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后发展国家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收入水平达到国际中下等水平之后,经济发展潜力逐步丧失,从而陷入生态危机、经济停滞、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之中。
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用低成本优势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以三低(低工资、低福利、低效益)和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事故)为代价。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不可持续,由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表现形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高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充分利用境外与境内资本力量而取得的,所以上述情形在中国大地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过,造成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能不能成功地克服这一陷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巨大的历史性挑战。
三是在政治领域与思想文化领域,我国面临“话语权陷阱”的严峻挑战。
国际资本之所以拥有话语霸权,一方面是基于其遍布全球的传媒网络系统、教育与学术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构了数百年之久的以“普世价值”为灵魂的话语体系。所谓“普世价值”,乃是用“把世界概念化”的形而上学的抽象方法得到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普遍价值”,它被认为源于“天理”的“人类本性”,因而成为凌驾在一切社会和一切人之上的“普遍法则”。这是建立在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自由、平等、人权”,而其表现形式则是资本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制度与多党竞争民主制。这种形式上平等自由的“普世价值”实施于不平等社会现实基础上,实质上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放大器:因为人们利用这种“自由平等权利”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机会与其拥有的资本与货币成正比。这种“普世价值”占据所谓“人类道德的至高点”,成为裁决全球政治行为与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如果中国一旦接受,接踵而至的便是臣服于霸权国家依据“普世价值”制定的各种“国际标准”,从而陷入听命于霸权国家的“话语权陷阱”。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04
4.应对新历史性挑战的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时代。
应对“修昔底德陷阱”,其实质是实现“强国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加以应对,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避免大国对抗与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沉着应对美国围堵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通过“一路一带”建构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共同体”,依靠各国人民建立世界各国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秩序。
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其实质是实现“富民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将中国经济面临的新的挑战称为“新常态”,既看到这种新常态对经济增长不利的一面,也看到它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上的积极的方面。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是应对这种挑战的重要方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顶层设计。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我国国有企业, 是我国能够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的制度保障。
应对“话语霸权陷阱”,其实质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之梦”。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立世界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利、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共同价值”。“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所奉行的“亲诚惠容”的国际关系价值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一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打破西方“普世价值”话语权的中国话语权体系,正在逐步生成与建立。
因此,应对这三大陷阱的伟大历史任务,正是作为“强国梦”、“富民梦”和“民族文化复兴之梦”的有机统一体——中国梦,这是由历史的逻辑所决定的“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但是真正实现和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时代,正是中共十八大开启的当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