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8来源:历史铺
昨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了!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只是依法治国的大事件,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
甚至可以说,以此为里程碑,中国人终于可以说,经过了几千年的等待,我们这个民族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民法典。
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法律。相反,古代中国曾是立法非常发达的国家。
只不过,那是刑法。或者说是“王法”。
民法,是“人”的法律;古代刑法,曾是“王”的法律。
中国古代有世界上最严密、最完备的刑法典。
比如《唐律疏议》,至今还有一些条文内容被日本所采用。
总体而言,古代中国的法律,更加注重的是对犯罪的惩戒,尤其是对冒犯皇权的惩戒作用。
汉武帝时期的法律,光死刑就有四百多条、一万多种类型。对于很多现代看来很普通的犯罪动不动就“诛三族”,这是导致武帝时期“户口减半”的重要原因。
隋唐以降,对于皇权和父权的保护,规定了“十恶”罪,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类犯罪无法赦免,故有“十恶不赦”的说法。
关于保护官僚权贵阶层,设定了“八议”制度,死刑减等,重罪从轻,轻罪从无,成为官僚权贵阶层的“护身符”。
而古代的奴婢阶层犯罪,要比普通的“良民”阶层加重二等处罚;而部曲、客女阶层,要比普通的“良民”阶层加重一等处罚。
除了唐朝轻刑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古代的刑罚的侧重在于如何变着花样摧残人的肉体,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惩罚方式。
比如,李斯、韩信曾经遭受过的“具五刑”;比如,明清所大量使用的的“凌迟刑”。
中国古代当然也有一些民法的规定,比如唐律里就有关于婚姻方面的详细规定,对于已婚妇女有“七出”和“三不去”的规定;比如太平公主和寺庙和尚打民事官司,还打输了。
中国古代这一套法律体系,因晚清帝国的土崩瓦解,也随着轰然崩溃。
1804年,法国人率先制定出台了《拿破仑法典》,作为拿破仑时期最伟大的执政成果;
1900年,德国施行了《德国民法典》,作为古罗马以来民法研究的集大成者。
民法典的出台,意味着国家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进入了人人平等的契约时代,进入了诚信为上的商业时代。
民法典的实施,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保护,这就彻底避免了那些随意侵犯人的基本权利、随意剥夺人的财产的时代再次出现。
中国现代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假如要追溯的话,实际上是源自于古罗马。法国、德国的民法典的思想该内容无不出自于古罗马的首创。
罗马法是在古罗马人的创造。古罗马缔造了环地中海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罗马的法学家不断创新立法,从《十二铜表法》到《优士丁尼法典》,罗马法从幼稚到成熟,几乎发明了现代法学所有的概念。
古罗马虽然最终衰亡了,但罗马法却保存了下来,维护了意大利的商业文明,成为开启文艺复兴的钥匙。
发端于古罗马的民法法治思想,何尝不是中华民族长久孕育、长久期盼的一种治国思想。优秀的文明,随着传播和沟通,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进一步发扬光大。
古罗马已然不存在了,古老的中国却焕发出新的生机。
民法典所要维护的,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文明秩序,维护人与人之间按照意思自治形成的契约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