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国近代的历史人物 ,三位伟人领导的3次巨变

时间:2024-07-17访问:4来源:历史铺

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了这三次巨变。

每一次的变化,都让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让中国人一步一步地迈向伟大复兴之路。

第一次巨变

对于第一次巨变,就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资本主义阶级领导的国家,中华民国。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历史。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多次侵略中国,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严重丧失,而中国至此也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众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各种改革企图帮助中国走出困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这些清政府的有识之士,想要通过学习西方、变法来改变中国的现状,殊不知治标不治本,封建王朝的腐朽是烂在根里,如果不另起炉灶,是没办法拯救中国的。

而孙中山,从1885开始萌发救国思想以来,在看到李鸿章、康有为等人的失败后,终于得出结论,只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于是孙中山成立了革命组织——兴中会。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他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口号。

这一口号,如一声惊雷,响彻中华大地。

1895年,孙中山计划的广州起义因人告密,致使七十多革命人被捕。

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伦敦避难,期间他潜心研究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领域的知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考察社会现状,得到非常大的启发。

随着清政府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政府失望,纷纷建立起各自的革命团体,国内革命力量不断壮大。1905年8月20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并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了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而后,又将这十六字纲领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纲领。

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领导众人致力于发动反清起义,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从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清军中的革命党人,毅然举起义旗,在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很快占据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的成功如同一股潮流,迅速席卷中华大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这一年的12月份,在南京召开的独立各省代表会议决定组成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并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布中华民族成立。

虽然辛亥革命最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和人们的悲惨境遇,但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归纳一下辛亥革命的四个作用:

其一,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让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其二,中华民族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相当于铲除了西方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言人,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其四,为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二次巨变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没能真正改变中国,没有解决到当时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华民族建立不久后,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到被北洋军阀统治阶段。

面对日益黑暗的统治,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呼吁国人改变现状,于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便兴起了。随着马列主义思想传入中国,让中国这些有识之士真正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纷纷认可马列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近代史上,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作为当时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他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救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他致力于工农斗争和党的建设,当时的他虽然还不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但是他的正确主张和方向得到了党内众多人的认可。

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在武昌起义后发动了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

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提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正确地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路线,必须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转折性的一刻。此次会议后,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在延安,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公认领袖。在党的七大正式确定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与和国民党的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带领全党打倒了国民党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族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

第三次巨变

这一次巨变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完成的。邓小平虽然早就成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的核心成员之一,但是他更突出的贡献还是变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被后人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集体,结合经验、理解与国内实际情况、国际形势,逐步形成了以邓小平名字命名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并开始将国家工作中心由过去的阶级斗争转到国家发展上来,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批评“两个凡是”,真正意义上完成拨乱反正,并开始改革开放。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国家逐渐变得富强起来。直至今日,国家能有如此强大,人民生活水平能提高这么多,都多亏了国家一直以来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这一国策。

结语

回首百年历史,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多灾多难的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奋斗,终于迎来了美好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我们终将重蹈覆辙。

从这三次巨变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