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7访问:3来源:历史铺
近日,公布了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让我们翻开历史,去探寻人民警察光辉的发展历程。
福建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之一,所以这里孕育出了最早的红色文化,被誉为“红军故乡,”所以在这诞生了非常多的红军建立的机构。其中第一个红色人民警察机构就是诞生于此。
资料图
1931年,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进入反攻阶段,闽西红军新十二军连战连捷。在9月 11日,闽西红军新十二军顺利收复了福建长汀,10月,为了加强革命斗争的领导,发展苏维埃经济,经闽粤赣特委批准,成立中共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首先把整顿街道和市容、维护市内的社会治安、保障市民用电用水等民生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因此当月就迅速成立了汀州市红色民警局等机构。
人民警察
汀州市红色民警局设在长汀城白马庙前的郑宅,成立时一共只有六十多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红色警察局设有内审科、执行科和民警队,设有局长、检查员、看守长等岗位。管辖着长汀城区三万多人,主要负责城区市场秩序、交通疏导、夜间巡逻、防盗防火、侦破案件等任务,同时还要负责查禁烟毒、赌博,清查户口,编钉门牌,登记生、死,管理旅社业、街灯设施等,所以他们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只有六十多给人就要负责这么繁多的任务。
抗日时期的延安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陕甘宁建立了根据地,在延安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当时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的机构是西北政治保卫局,为了更加方便管理于是在1937年,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以延安建立了延安市公安局,前身就是边区保安处六科。办公地址在延安市宝塔区,棉土沟。主要负责维护边区革命秩序,统计户口,检查行旅等任务。
抗日时期的延安
1938年又组建了延安市警察队,全称是“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这是比较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队伍。
1946年4月,在东北解放区比较早的中心大城市的人民公安机关——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同时,中共东北局和各地人民政权也建立了东北局社会部和各级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月,东北公安总处改为东北公安部,各省设公安厅
华北解放区
1948年5月,由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组成华北解放区,在解放区内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建立了各种机构来维护解放区的治安,在1948年5月8日,华北局社会部和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建立。
1949年5月14日,毛主席致电罗瑞卿要他几天后来中央一叙,几天后周总理与罗瑞卿谈话,要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说他想跟随部队南下去打仗。当晚,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接见了罗瑞卿。毛泽东一见面就对罗瑞卿说:“听说你不愿意干公安部长,还要去打仗?现在要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了,我们都不干,都去打仗,那行吗?”罗瑞卿认识到人民政府刚成立,公安工作形势非常严峻,所以他接受了这个任命。
毛主席与罗瑞卿
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1949年公安部成立时,公安部机构确定设六局一厅:政治保卫局(一局)、经济保卫局(二局)、治安行政局(三局)、边防保卫局(四局)、武装保卫局(五局)、人事局(六局)和办公厅。另外有公安干部学校,新生公学和一个监狱。
1949年
10月1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
随着全国统一的人民公安体制的确立和公安部与各地公安机关建立,我国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加强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