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子午谷小考

时间:2024-07-31访问:13来源:历史铺

《三国志魏延传裴注》言:『夏侯惇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议,延曰:「闻夏侯mao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风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咸阳可定也。」』《三国志魏延传》是这样说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与潼关(陕西省潼关县境·位置当黄河之曲,据崤函之固,扼秦、晋、豫三省要冲,自古以来向为兵家所必争,是一战略要冲),如韩信故事(指暗渡陈仓)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才用之不尽。』而诸葛亮之所以不许,原因在裴注中也有载,他认为『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陇山以西,陇山约在今位於今甘肃省泾川县,春秋战国为秦地;秦置陇西、北地二郡;唐属陇右、关内、山南诸道;宋属秦凤路、永兴军路和西夏,为今甘肃省,故甘肃省别称陇西、陇右,简称陇,诸葛亮此泛指为长安、咸阳等地),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此计。』子午谷到底在那里?中国地图上,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南秦岭山中,便有一个子午,子午谷、子午道,都是指这个地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此地有这样的注解:『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柏杨版通鉴的说法是这样的:『子午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悬崖绝壁,栈道无数,极为险要。』子午谷的险要,很大的原因在於秦岭,我们知道,秦岭又称为南山、秦山、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海拔位於2000米位以上,最高峰是太白山,海拔高达3767米,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我国地理上的天然界线。东方朔亦称其「天下之阻也」,而子午谷位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可想而之了。让我们看看别的记载,以使子午谷的原貌更加显明:《汉书王莽传》:『平帝元始五年(西元五年),秋,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三秦记》:『长安正南山名秦领,谷名子午。』《玉海》:『南山大谷凡六,子午居其一。』《长安志》:『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南口曰午。』由《汉书王莽传》我们可以知道,子午道通於西元五年,但王莽为何因「子孙瑞」而通子午道,却没有说明,其中缘由,只能靠自己想像了。再从一些史闻中来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