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这应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作为政治联盟只能是暂时的,在自己需要时可以联盟,而在利益冲突时当然只有放弃.没必要为了维护所谓的联盟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损害自己利益.但在演义中由于尊刘思想做崇,这么浅显的道理反而不适用了.变成谁对刘氏有利就是对的,哪怕是损害自身集团利益的事.鲁肃所做的借荆州就象这样的事.虽然他也是万不得已.说道借荆州历来有很多争论.现在还见到说没有借荆州这回事的观点,我想请不要和演义混谈了.刘备向孙吴借荆州是确有其事.那是指荆州的一部分也是最富庶的江陵地区即南郡.这是周瑜花了一年多时间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而长江南岸的四郡倒是刘备在周瑜和曹军对峙时自己拣的便宜,不过表面上也算周瑜划给他的.这些在三国志上写的明明白白应该不会弄错.如果连有无借荆州这件事都搞错那以后的孙刘关系就更不会搞清了.江陵在那时应该象荆州的半个首都极其重要,因为刘备虽然拥有了南岸四郡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跑到东吴向孙权诉苦说自己地少人多难以容众希望全据荆州.不过那时周瑜还在世,不要说获得土地不要给东吴软禁起来就算很好了.刘备在以后和曾是周瑜功曹的庞统谈及此事时还很后怕,后悔当初没听孔明劝告冒险赴吴.这一次刘备也不算白来,娶到了孙权的妹妹不过也算半个奸细好处不多.刘备真正借到荆州是在周瑜死后不久发生的,分析起来那也是东吴不得已之举,南郡独处长江北岸远离东吴其他领土,向北直接面对曹魏襄阳的威胁,向南又是不安分的刘备,而且荆州人心并不付向东吴.据守此处并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周瑜这样能力的人可以镇守,换成鲁肃由于他和刘备关系融洽或可守住.周瑜选择他做继承人除了私人关系很可能就是出于这一点.但应该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在周瑜死后,孙权并未完全遵守周瑜的遗嘱只是把他的部曲交给了鲁肃,但“可以代瑜之任”的另一层含义是让肃接任南郡太守.而孙权不知出于这么考虑让程普作了太守.接下来的事可以想见.能力不高的程普一定很难同时对付曹刘两面,孙权才会同意鲁肃借荆州的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以他作为对付曹操的屏障.而鲁肃反正自己不是太守又不是自己领地也无关痛痒了.至于后来刘备得了益州后东吴向他索回所借荆州部分,也不象有人所说的那样当初有什么“得了益州便还荆州”的所谓约定.那只是演义中的无稽之谈.事实是当初周瑜死后孙权继承遗志派出孙瑜伐蜀被刘备拦截,说什么刘璋是自己同宗不忍看到被人攻伐,如果东吴硬要干刘备宁愿披发入山等语.恰巧周瑜病死东吴的伐蜀之议也就作罢了.而如今刘备用谎言不许东吴攻蜀其实是自己要攻取,东吴看到刘备攻占益州后当然气愤不过要索回荆州了.刘备虽然想打太极拳把这事推给关羽,但在东吴武力争取下对自己这种背信弃义的不义之举实在无法交待,却又舍不得江陵,便以湘水为界把江南三郡交还给东吴,这就是“单刀赴会”后谈判的结果.不过东吴对荆州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而关羽又太骄横大意,才有了后来的“白衣渡江”袭取江陵了.这是后话,不过荆州的归属问题倒确是后来孙刘分和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