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论三国时期的荆州问题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网上诸兄:针对三国的荆州问题一直是大家的讨论中心,也为此把关羽扣上了个“草包”之名,现我在这里系统地阐述一下我的观点。这篇是我的心血之作,希望大家无论如何要多多支持!我在这里前行谢过了1在阐述观点之前,我先引用《孙子兵法》中《九地篇》一文。原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自战之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往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孙子把军事地理分为九种,并提出了九种对待原则。他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上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散地。进入敌国不远而易返的地区叫轻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交地。同几个诸侯国相邻接,先到达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重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圮地。进军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以少打多的地区叫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没的地区叫死地。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到争地我方应先行占据;如果敌人已先期占领,则不要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计脱困,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通过孙子所说,我们再来看荆州问题。从地理位置来看,毫无疑问,荆州对曹操来说只是争地;而对刘备和孙权而言,既是争地,又是衢地。说荆州是刘备和孙权的衢地,是因为他们双方必须要让出一些利益给对方,以对抗北方强大的曹操。并且上述三方的主要谋士都对荆州阐述过自己的观点。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鲁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见《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曹操的谋士荀文若对曹操说:“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监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见《三国志。魏书。荀文若传》)。从上述三人的言论可知,刘备若得荆州,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夹击中原,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孙权若得荆州,便可依长江天险,鼎足于江东,抗衡于曹操,进而谋取天下。曹操若得荆州,便可雄据长江上流,乘长江而下,吞并东吴,一统天下。因此这就注定在荆州问题上,三方必须有一场龙争虎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