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我真是十分佩服罗贯中先生,在他的妙笔之下,许多不该有如此盛名的人,竟拥有大名,受人崇拜;而一些真正建功立业者,却默默无闻,甚至饱受批评。而马超先生是前者之一。如果好好地读《三国志》,我们将会发现,马超并不是个伟大人物。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中言马腾被曹操诱入许昌,与黄奎谋杀曹操事泄,而与其子马休、马铁被曹操所害,而马超接到恶耗,举兵复仇。但事实是如此吗?[三国志蜀书六马超传裴松之注]记载:“(建安)十三年,征(马腾)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及腾之入,因诏拜(马超)为偏将军,使领腾营。”[三国志魏书十五张既传]里讲得更明白:“太祖将征荆州(二○八年),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腾已许之而更犹豫,既恐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偫(偫音至,储偫,存备之意),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这里说明了,曹操将要南征,怕割据凉州的马腾会捅出篓子,而征召他入京以为人质,并开出让马超统其部曲的条件,而羁糜马家势力,马腾接受后又犹豫不决,张既就用妙计,叫各郡县摆出盛大仪式欢迎马腾,马腾怕反悔面子挂不住,只好东行。但到了二一一年,曹操打算西征张鲁,派钟繇和夏侯渊西进,高柔劝谏道:“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召集三辅,三辅茍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三国志魏书二十四高柔传])高柔所惧怕的果然也发生了,钟繇一入关,马超、韩遂以为曹操要对付自己,索性叛变,但马腾此时还未被杀,可能的原因是:一、曹操认为马、韩起兵,是自己失算(未听高柔之劝),与马腾无关;二、马腾一家还有利用价值,马超也许会待念亲情而回心转意,放下武器。基于以上因素,曹操在马超起兵后十四个月才诛杀马腾。《三国志》与《演义》的说法有极大的出入。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里,马超的武勇被营造得最高潮,罗贯中作诗云:“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但史书上却没有割须弃袍一事,反而是曹操处变不惊,许褚则护驾有功,[三国志魏书十八许褚传]:“太祖将北渡(渭水),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马)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左手并泝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另外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则谈及许褚和马超斗了三天,不分胜败,让许褚亦沾马超的光。在史书里,马超却输许褚一筹,[马超传]:“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怒视之意)之,超乃不敢动。”但曹操亦佩服马超,[马超传裴松之注山阳公载记]:“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但马超后来的表现令人失望。
上一篇:帝国斜阳——曹家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