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论「赤壁之战」与「孙权攻合肥」之先后顺序辩析

时间:2024-07-31访问:14来源:历史铺

一、前言周瑜及刘备等人先于赤壁战曹操,孙权后来率众围城合肥;或者孙权为刘备先攻合肥,然后才有赤壁之战──两者说法前后矛盾,其中必有一误。先看原始史料,以下均出自陈寿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三年春,……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魏书.武帝纪》:「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但是不乏反对孙盛观点,以为孙权为刘备先战合肥,迫使曹操分兵,然后始有赤壁之战。二、正方主论第一、战略轻重不分(一)作战性质方向不同:孙权先攻合肥、再战赤壁为「围魏救赵」,或先战赤壁、后攻合肥为「乘胜追击」,二说以后者较为合理,曹操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孙权若不急于应付,生死存亡就在一念之间。就算孙权在合肥攻地顺利,江东老家若被曹操重袭,因小失大将使孙权无家可归。(二)用兵动机也有疑问:孙权怎会「为刘备」攻合肥呢?为何不记载孙权为「自己」攻合肥呢?刘备后来攻取荆南四郡都被孙权冠以「借荆州」或「争三郡」或「袭荆州」,好话说尽、坏事作绝,如此明争暗斗巧取豪夺,就算孙权真的攻下合肥,也不会送给刘备,不管是实质上或名义上,孙权不可能为刘备攻合肥,。(三)战略路线亦存远近:曹军兵分两路,东路走汉水(《英雄记》有:「曹操进军...从汉水来下大江。」),南路走长江(《武帝纪》:「公进军江陵..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曹操主力在南路,孙权若兵发合肥,顶多影响曹军东路,而不会影响到曹军南路。地理占置上,皖城比合肥更南,更靠近江东,孙权若想占地,皖城先至而合肥后到;而且皖城离曹军近,合肥离曹军远,战皖城比战合肥更能影响曹军。若孙权有野心攻城或影响曹军,皖城又比合肥为佳。(四)用兵布署亦当可议:孙权本为周瑜及程普先发军的预备队,按《江表传》:「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如果孙权先跑到合肥去,这支江东奇兵在赤壁已无后援,形同送死无友的孤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