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羽出兵时间首先探讨关羽出兵时间,就可知道为何怀疑关羽北伐或东征的原因,向闻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不一定就是关羽出兵的时间。刘备称王见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于)禁所督七军皆没。」得知「是岁」,即当年建安二十四年。相同的记载还可见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二十四年)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刘备在当年秋天称王。然后曹操什么时侯派于禁的援军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七月曹操派于禁出发。所谓的援军,就是救援前线的军队。于禁之援军记载可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么曹仁与关羽的交战是不是应该早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以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曹仁为了攻击关羽,才屯驻大军于樊城,所以关羽与曹仁之间的战争,就不一定要由关羽主动攻击,若是曹仁先发动攻击,也未尝不可。《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曹仁的确有讨伐关羽之心。再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注引《曹瞒传》提到:『是时南阳闲苦繇役,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南阳功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共戮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音从之,即释遣太守。子卿因夜踰城亡出,遂与太守收余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灭之。』这里提到关羽与侯音暗通款曲,以及关羽派兵之事。侯音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就起兵,而且已有交通关羽,正在等关羽援兵,曹仁虽镇压侯音而来,但亦用对付关羽之意,可见就宛城之叛,关羽的出兵时间或许有关连。二、前后顺序从这些陈寿的三国志正史文字中详读,发觉关羽不仅只是简单的北伐攻击曹仁而已,曹仁亦有意思准备攻击关羽的打算。因为没有记载确实的交战时间,所以无法得知为何时,但是曹仁打算与关羽的交战,必定早于于禁庞德援军与关羽交战。曹仁本有攻击关羽的打算,所以不会随便求援,一定是遭遇交战不利,不会未曾交战就求援。总不会关羽还没来,守城就觉得快要失陷,事先求援云云。况且,上一次的南郡之围,曹仁面临周瑜围城一年多,曹仁也许曾经求援,但曹操没有派过援军,可见援军不是随便说派就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