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关羽北伐时间考

时间:2024-07-31访问:13来源:历史铺

这个问题似乎很清楚,不是七月么。但是,[志]上所言七月仅是关羽进围樊城的时间,而不是关羽出兵的时间。

首先,得澄清一个问题,即关羽破坏了诸葛亮的早期策划“隆中对”。一、没有“东和孙吴”。此前已有多人论之,皆认为夺荆州是孙吴的立国之策,即关羽的态度是无关紧要的。(关于关羽和孙吴的矛盾,我在[关羽和孙吴]中略有论及。)二、没有等到“天下有变”。即没有选对时机,擅自出兵。本文着重讨论此点。诸葛亮“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里的首要条件是“跨有荆、益”。而其时荆州为三国所分,蜀汉只得其三郡,益州则止有汉中未攻下。相较而言,益强荆弱。则已与当年所规划的形势不符。刘备等不可能始终坚守一个方针,当随时根据时局的变化更改。面临当时的状况,只能改为以“益”为主,“荆”为辅。既刘备出秦川之军是实,为主力部队。而某上将向宛、洛之军则主要作用改为牵制、扰乱。如此,则关羽出兵北上就绝非单一的、擅自的军事行动,而是一连窜步骤的其中之一。

1、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这里的“初”,是什么时侯?我们试着看看曹仁的来历。武帝纪:“(建安)二十一年(216)......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217)......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则曹仁于二十二年三月仍身在居巢,二十三年十月前因关羽北上才调到樊城。然此事夏侯惇、张辽传中皆有记载,唯曹仁传不表。夏侯惇传:“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张辽传:“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曹仁传:“(建安十六年211)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关羽攻樊......”如曹仁本传中所述,则他讨平马超后,又平苏伯、田银之乱。然后便屯樊城,镇荆州(此处亦仅言镇荆州,未言使讨关羽)。其后便是襄樊之战。与武帝纪不符。而田银、苏伯之反独武帝纪不载,可知此事与曹操无关,又安得遣曹仁平之。今就此事于志中查到数条记载,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