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马楼竹简为中心的考察

时间:2024-07-31访问:10来源:历史铺

走马楼简牍提供了反映当时乡村社会关系的丰富史料,其中有关家族结构及其具体生活景

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走马楼出土竹简可见“寡嫂”称谓,有关简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当地乡村

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

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释文,有如下内容值得我们注意:

(1)春(?)寡绮年卌241(2)□寡年廿六□□□1409(3)□□〖寡〗□〖年〗2633(4)雷寡大女杷年卅三筭一刑右足复2880(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3983(6)胡寡汝年八十五8490(7)晟寡村年卌二筭一8498(8)寡大女妾年七十六10268(9)赞寡大女年廿二筭一10279

整理组在《凡例》中写道:“竹简中的古字和俗别、异体等字,释文一般均改为通行繁体

字。”“有规律的俗别等字,处理采取统一原则。”“唯竹简‘叟’均作‘更’,而‘更

’均写作‘’,字形变化较大,释文仅将‘’、‘’、‘’、‘’统一改为‘

浭’、‘’、‘鲠’、‘梗’,而不统一改为‘溲’、‘嫂’、‘’、‘艘’。”[1]

比较引人注目的例证,有:

船十一梗所用前已列言2512

整理组注:“‘梗’为‘艘’之别体。”[2]简文“船十一梗”即“船十一艘”,可以作为

我们考察当时船队规模时的参考。[3]可见,“寡”就是“寡嫂”,是简(1)至简(9)共同出现亲属称谓。其实,“寡

嫂”写作“寡”,史已有例。《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风习:“其俗氏族无定,或以

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沒则妻后母,兄亡则纳,故国无鳏寡,种

类繁炽。”“”,李贤注:“寡妇曰‘’。”《后汉书·乌桓传》关于乌桓风习,

也有“其俗妻后母,报寡,死则归其故夫”的记述。“嫂”皆写作“”。此外,走马楼简中,我们还看到出现“寡妇”字样的简例:

(10)素寡妇大女思年卅六筭一八十〖可〗复3322(11)□弟寡妇秨年廿二□4176(12)〖大〗寡妇大女思年六十二7784(11)“弟寡妇”,似乎应当理解为亡弟的妻子,具有与“寡嫂”相对应的身份。而(10

)(12)只称“寡妇”,其身份尚未明了。

简文所见“寡嫂”、“弟寡妇”和“寡妇”,无疑都是兄弟和其他亲属的未亡人。以上12

例中,除(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6)“胡寡汝年八十五”,(8)“寡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