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刺孙策

时间:2024-07-31访问:7来源:历史铺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三国志,孙策传》)孙策之死陈寿写得太简略,同传注引江表传曰: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登即瑀之从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阴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以报瑀见破之辱。策归,复讨登。军到丹徒,须待运粮。策性好猎,将步骑数出。策驱驰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初,吴郡太守许贡上表於汉帝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策候吏得贡表,以示策。策请贡相见,以责让贡。贡辞无表,策即令武士绞杀之。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雠。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馀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在孙策遇刺的细节上,《江表传》写的是详尽了,可《陈志》云“击伤”,《江表传》为“射策,中颊”,安有射矢中人云“击伤”者?又“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可有主将尽识部将士卒乎?可见《江表传》之离奇,近成小说题材。而在这方面唐许嵩《建康实录》另有记载:策为许贡客许昭伏刺伤面。又曰:及许昭所伤……疮裂而死。(易氏《三国志补注》注引《建康实录》)再对应《陈志》: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建康实录》云“刺伤面”,两两对比却是。《实录》更为有史料价值一点是说明了刺杀孙策是谁实施,就是许贡客许昭。查《三国志》注引《吴录》,许昭乃吴郡人。许贡任吴郡太守时,曾要把前太守,当代名士盛宪开刀,结果盛宪故孝廉高岱就把盛宪藏匿在许昭家,然后去找陶谦求救。孙策击破严白虎后:虎奔馀杭,投许昭於虏中。程普请击昭,策曰:“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录》)从上可以看出,许昭是盛宪当吴郡太守的故吏,也是山越大帅严白虎的故友,,其能在许贡眼皮子地下藏匿盛宪,不被怀疑,和许贡的关系也不错《三国志》和《江表传》里所说的许贡客也是其本人。《江表传》另提“登阴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那“严白虎馀党”也是许贡,只是应该叫“同党”、“故友”更确切点,更为重要的是严白虎投奔许昭后,程普要请兵击昭,由于可证明许昭也是属于地方上的豪强一流,要出兵才能对付他。孙策虽然以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搪塞了程普,可是孙策的为人真会因为许昭有义有诚就会放过许昭和严白虎吗?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首先,当时和严白虎一起对抗孙策的当地士族豪强里,除前合浦太守王晟因为孙策母亲苦苦哀求才得以保命,其余都是被孙策族诛的,而即使独得活命的王晟的诸子兄弟也被孙策杀了个精光。孙策又怎么会放过为首的严白虎?要说“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那当年和许昭一起搭救盛宪的高岱,其义其诚更甚于许昭,可还是被孙策杀害。所以孙策放过许昭和严白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许昭在地方上势力很大,孙策新定江东,还不想树敌太多,故此难得大发慈悲心。同样这个原因,盛宪也得以保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