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光辉与矛盾:徐庶这个人物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声明:本文纯以三国演义为据,勿以史书相究整本演义要论出场秀,除了诸葛亮谱太大没得比,就得数徐庶出场这次了。就篇幅而言徐庶在演义中占的分量并不重,不过刻划得却相当成功,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徐庶的出场是标准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当刘备惊魂未定的钻进了水镜先生的迷魄阵时,徐庶悄悄摸出来说了几句模模糊糊的话,估计是和水镜串通好了来下套的。求贤若渴的刘备一下就给吊起了胃口:这人是谁呢?卧龙还是凤雏?咋就不给我绍介绍介呢?……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徐庶终于粉墨登场了。这可真的是有粉有墨:“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看过几本古典小说的都知道--这人肯定是一牛人,得赶快登用过来。刘备好不好看小说不清楚,不过既有先前的铺垫,此时想不上套都难。于是三言两语间徐庶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在下姓单名福,请叫我军师,我会悄悄告诉你一些小技巧,我的建议正确率98%……我为什么要用化名?这样才够神秘嘛?这样才够神秘嘛.....当然这军师不是白当的,不显显身手如何对得起各位翘首以盼的观众呢。这不,曹仁就送上门来了,而且一个军师也没带,唯一智商较高的李典倒是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不过曹仁又看不上人家。所以徐庶略施小计,立马连战连捷,斩将、破阵、夺城,甚是威风。只不过,所谓日中则西月满则亏,作为一个配角徐庶的表演已经达到高潮了,再继续下去就要抢主角的戏了。于是曹操的求贤癖也适时发作了,每当老曹有所求时,便会有手下应声而出为主分忧,这是一条公理--不象刘备这边事到临头老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出场。这次出来的是程昱,谈笑间道出这位单军师的真面目。老曹的情报工作就是做得好,不象刘备明明有贤才在左近还得绕山路十八弯才找得到。借着他人之口,徐庶的光辉形象达到了顶峰,接下来就该走下坡路了。程昱一捻胡子,使出一招小计,利用徐母做幌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徐庶给套了过来。程昱这人属于典型的“不拘小节”式选手,只要对已方有利的事情就敢于提出来,不象很多人吞吞吐吐的老顾着面子问题。写到这会该入正题了,徐庶身上的种种矛盾实在叫人不好理解:你说程昱这小计实在是不高明,徐庶为什么义无反顾要上当呢?以致于徐母最后愤而自尽--其中很大一部分愤怒肯定是:这孩子,怎么老不长进呢,这种当也上!以徐庶98的智商,怎会看不出这是圈套?要不就是他情商太低,出于至孝,一时冲动就导致智商暂时下降。从当年曾为人报仇杀人的往事来年,徐庶的确是性情中人,“冲动说”或有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