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与才敌,分外出奇——《三气周瑜》赏析
时间:2024-07-31访问:7来源:历史铺
「三气周瑜」(《三国演义》第51-57回)是紧接「赤壁之战」之后的又一个精彩的情节单元。它通过刘备、孙权两大集团对荆州的明争暗夺,集中表现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斗智,生动地刻画了这两个天下奇才的艺术形象。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一个是孙权集团的统兵大将,一个是刘备集团的股肱之臣,出于「各为其主」的立场,彼此间存在矛盾是很自然的。然而,史书中并无有关二人「斗智」的任何记载。在赤壁之战阶段,诸葛亮除了战前说动孙权抗曹之外,究竟在战役中发挥了多大作用,史无明文,更没有说到他与周瑜之间是否曾经「斗智」(「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情节均系《三国演义》所虚构,参见有关篇章)。而在赤壁之战以后,也看不到多少二人「斗智」的迹象。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鲁肃传》、《蜀书˙先主传》等资料,赤壁之战以后,周瑜立即进兵南郡,经过一年左右的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曹仁,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夺得南郡。在战斗中,周瑜曾被流箭射中右胁,伤势颇重;但这里并无诸葛亮派赵云趁机袭夺南郡之事。直到周瑜死后,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南郡才属刘备。可见「一气周瑜」纯属虚构。其次,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是因为看到刘备实力增强,心存畏惧,所以「进妹固好」,并非周瑜的主意,更不是什幺「美人计」﹔在此以后,刘备到京城(《演义》作「南徐」,误),见孙权,周瑜倒确实是给孙权上过书,建议将刘备留在东吴,让其沉溺于声色之中,并分开关羽、张飞,使其为东吴所用,但孙权考虑到要对抗强大的曹操,必须广揽英雄,与刘备联合,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可见「二气周瑜」也基本上出于虚构。至于周瑜欲取益州,意在为东吴扩大地盘,以图北方,并非用诈,孙权还曾派人去见刘备,希望共同取蜀﹔刘备为了今后独占益州,以「新据诸郡,未可兴动」为理由加以拒绝﹔周瑜在准备进兵时,病死于巴丘。可见「三气周瑜」同样是虚构的。宋元以来的通俗文艺作者,抓住上述史实中的某些由头,加以生发渲染,虚构出许多表现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的故事。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就有这样一些情节﹕周瑜率军假扮商人,欲乘夜晚袭夺荆州(实指江陵),被诸葛亮识破,命赵云拒其入城,周瑜强攻,又被刘备众将打败﹔周瑜向孙权献计,将孙夫人嫁给刘备,让其伺机刺杀刘备,结果孙夫人反而与刘备结成一心,使周瑜弄巧成拙﹔周瑜欲借道取蜀,被诸葛亮派张飞领兵拦住,周瑜偷道而过,张飞却掩袭其后,把周瑜夺得的郡县全都据为己有。就这样,周瑜一次又一次地气破金疮,终于死于巴丘。这些故事虽然写得热闹,但漏洞太多,随意性太强,历史感较差。罗贯中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改造加工,使情节更加连贯流畅,针线细密(其中也有经不起推敲之处),尽管是虚构,但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使人感到「像」那段历史,加之贯注其中的浪漫主义情调,「三气周瑜」便成了妙趣横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