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龙凤文化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蕴涵的龙凤文化的论述,说明龙凤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龙凤文化又极大地丰富了该书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本身的艺术品位。主题词:三国演义龙文化凤文化吉祥帝王英才《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鼻祖,而龙凤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着手从《三国演义》中发掘宝藏时,不能不为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龙凤丈化而惊叹。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龙的形象作了具体描绘:“龙,其形有九,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免,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凤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山海经·南次三经》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风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说文》中描绘了凤的具体形象:“风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龙凤呈祥龙和风的现身都是祥瑞的象征。《韦续》载:“太吴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山海经·南次三经》载“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1、凤凰来仪《尚书·益稷》中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意思是:乐曲迭奏,风凰飞来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动人。“凤凰来仪”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征兆。董卓所居相府的后园有一“凤仪亭”,司徒王允导演、美女貂蝉主演的连环计便在此上演。王允先将貂蝉许给吕布为妾,却又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在董卓入朝与献帝共谈之际,乘隙溜走,到相府寻见貂蝉,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边相会。董卓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生疑,回府寻入后园,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怒气冲天要杀吕布。这一回的标题便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8回)从此,吕布对董卓的不满步步升级,化为仇恨,进而发誓要杀掉董卓。有诗吟道:“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9回)2、龙凤呈祥,曹刘孙相继即位称帝“是岁八月间,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种种瑞征,乃魏当代汉之兆”(79回)。“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80回)结果曾丕受禅登了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