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阅尽青山知史冷——浅谈姜维的历史评价问题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历史往往是残酷的,史书所言常常有失公道。陈寿的《三国志》评维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孙盛的《晋阳秋》更讥其为“亡国之乱相”。呜呼,余读史至此,悲愤莫名!姜维以羁旅之孤臣,负军国之重托,内有庸君懦臣,竖阉构陷;外有强敌窥伺,虎视眈眈。以魏蜀国力悬殊若此,胜算渺茫,维岂不知?然仍苦心孤诣,北伐不止,何也?《后出师表》云: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也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明也。维强撑危局,试以一已之力,图挽狂澜于即倒,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忠肝义胆,可昭日月。纵内外交逼,雄心不回,虽千万人吾往矣!此豪情壮志,侠烈风骨,千载而下,犹令人感佩不已。而自乎孱主迎降,全师解甲,犹思运曲逆六奇之策,收卞庄一举之功。惜计不成,杀身成仁,不亦壮哉?维死时见剖,胆如升大,大胆无畏,名实相符,伯约真英雄也!三分归晋,蜀汉终究还是灭亡了,对于一个战败国的将领,史家又能有什么好评价?幸而还有裴松之,李贽等一批有良识负责任的大学者敢仗义直言,对伯约的评价还算客观公允。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伯约的才华和功绩又岂是史家一支秃笔就可以轻易抹煞的?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余虽不才,不甘沉默,不平则鸣,不复赘言。附:摘录整理关于姜维的一些人物评价1.《三国志*姜维传》载孔明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2.钟会与姜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钟会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州名士,(诸葛)公休、(夏侯)太初不能胜也。”(参见《三国志*姜维传》)3.邓艾亦谓蜀人曰:“姜维,雄儿也。”(参见《华阳国志*刘后主志》)4.陈寿评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参见《三国志*姜维传》)5.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参见《三国志*姜维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