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及其他论“规矩”
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人之生于天地间,所求何物?所欲何事?有人求名,与人图利,有人为理想,更有人为自己的爱人亲人,但我想最多的人还是在求“自由”。这个“自由”是指名,利,理想,亲人,爱人,总之是自己所欲能得,所求能成!但是,人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规矩的存在。规矩是束缚人的“好方法”,它不知道让多少人失意终生,抱憾一世。杨修之不守长幼之分,既清高欲洁身自好,又不能免世俗之欲,所以一代才俊必须要死于封建立嗣规矩之下。吕布盖世无双,他并非无情,也不是一味残忍。但他不守争霸规矩,朝三暮四,又不会象曹操,刘备那样掩饰,做作。所以他要众叛亲离,所以他必须失败,因为乱世肮脏的法则决定这样的“直人”必须死。荀彧作为“王佐”之才可谓熟谙“规矩之道”,他后来为什么死了?因为他不愿放弃理想,哪怕不惜去破坏官场规矩,于是他在曹操眼里就成了钉。还有那个“傻袁术”,能让孙坚听其摆布的人不可谓没本事,但他鬼迷心窍,不守君臣规矩,乱世法则,强行越过警戒线,结果闹得天下人共讨之。其实那个年月谁不想最后做皇帝?只不过他们知道一旦做了皇帝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比“傻袁术”守规矩,所以他们以后做皇帝时就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嘿嘿,何止三国,古往今来只要你不守规矩,就无路可走,天地之大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处。项籍不守厚黑规矩,最后被“厚黑大师”逼死于乌江。岳飞不守“投降规矩”,被害死于风波亭。徐达不守“震主需身退”的规矩,最后也没能善终。看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才子惆怅,听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悲歌。这就是该死的规矩。你不遵守他就没有生路。看看华歆以“有奶就是娘”为规矩,最后官至上卿,官宁抱着个穷志气又能如何?在这样扭曲,泯灭人性,恬不知耻的规矩下。人们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扭曲,越来越将无耻当作习以为常,甚至当作功德颂扬!呜呼!天地之大竟无正气存身之处!还有的人因为不遵守“浅规则”而郁郁终生。诸葛亮不遵守“汉室已衰”的“浅规则”,最后成了一曲悲歌。魏延不遵守“官场浅规则”最后兵败身死。关羽不遵守“利益规则”,最后大意失荆州。历史上的崇贞就是一个不遵守“亡国浅规则”的无奈君主。“浅规则”不明显,但却实实在在的有。这更让不“遵守”它的人显得凄凉和无奈。如果遵守了它那就是命运的妥协,如果不遵守等待你的只有徒劳和悲愤!呜呼!“浅规则”就是一道无形的墙围着世人,你可以看到蓝天,但你不能越过雷池半步,否则你就要碰壁。“众人皆醉我独醒”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