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主战场之我见
时间:2024-07-31访问:2来源:历史铺
我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是中华民族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三国热”和“三国史迹旅游热”的不断升温,也激起了一阵涟漪:湖北史学界、旅游界乃至有关部门,为赤壁之战的地望问题,争论不已。一时间,鄂省境内先后出现了多处赤壁,各述其理,旁征博引,互不相让,令人颇生莫衷一是之感。愚以为,争论的问题虽多,但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坚持赤壁与乌林为唇齿相依的关系,是立论的根据;弄清赤壁鏖兵的主战场,是问题的关键。赤壁与乌林互为依存,这是当年赤壁大战所铸成的历史铁案。如否定乌林,就是否定赤壁;若不承认赤壁,乌林也失去存在的实际意义。这是人们的共识,勿庸置疑,不必赘述。本文拟就赤壁鏖兵的主战场问题略述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史学界和旅游界的专家学者。赤壁大战的主战场究竟在哪里?愚以为:必须以地理位置、历史遗迹、历史典籍和出土文物为据,而绝不能以小说野史、神话传说、主观想象和牵强附会为理,而且必须严肃地、认真地、细致地、反复地进行考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地理位置和历史遗迹方面:(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明确记载,“(长江)有三乌林,皆村镇之名”;“江水左迳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迳乌藜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又明确指出:“乌林矶与江南赤壁对,即周瑜破曹(操)处。”(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亦明确记载:沔阳乌林隔江与蒲圻赤壁相望,即昔周瑜与黄盖败魏武大军处所也。(3)明《嘉靖沔阳志》、清《大清一统志》、《湖北通志》、《嘉庆通志》和《沔阳州志》亦载:沔南二百里曰黄蓬山,其山坟起江湖间,延绵环结而秀,统三百余阜,周二十里。其支阜者西曰香山,东曰石灵,中曰松林,南曰乌林矶,北曰斑竹圻。前为江,左为菖蒲澥,右为蓬湖……。宋谢叠山云:(乘)舟(沿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又曰乌巢(山)。(4)《辞海》“乌林”条载:“乌林,古地名。即今湖北省洪湖县(市)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东汉建安十三年赤壁战后,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于此。”(5)从现场观察,洪湖市境内的黄蓬山,是一处岗岭起伏重峦叠嶂的丘陵地带,地势高亢而葱茏,座落临江又带河。其最南一道支脉,土石为阜,东西走向,长约三千米,宽百余米,高出江面十多米,林木繁茂,乌巢众多,故名乌林矶,又名乌巢山。南与江南的赤壁隔水相对,形成长江两岸的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不仅与史籍记载完全相符,而且其地形地貌亦为兵家必争地。尤其是乌林矶上的“乌林寨”和“红血巷”,木鱼山和圆椅山一带的“曹操湾”,江嘴村南的“白骨塌”,香山南麓的“放马场”和“万人坑”等历史遗迹,它们都是当年古战场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