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论“军师”孔明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多年之前,沈伯俊先生曾发现:“在《三国演义》中,众多担任过‘军师’的三国人物不被提起,而从未当过‘军师’的诸葛亮反而被写成了‘军师’。其身份、权力都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所有将领都必须服从其调遣。”(《三国漫谈》259页)可惜,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意义未能深入探讨,致使孔明形象研究尚留有缺憾。在《三国志》中,孔明出山后,即成为刘备亲信。后奉刘备之命出使孙权结盟抗曹,此时职务应为幕僚或谋士。赤壁战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建安十三年,刘备入川,“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等,都是一般的军职,并不掌握运筹帷握、指挥战事的大权。这也许确实因为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以上均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因材授用。而这一评价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完全颠覆了。诸葛亮为军师,始见于《三国志平话》卷上:“玄德遂称诸葛亮为军师。诸葛出茅庐,年方二十九岁。”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特设军师一职始于徐庶时。卷7《玄德新野遇徐庶》:“玄德拜单福(徐庶)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对于徐庶被骗走后,孔明出山,即接任军师一职,书中两次从敌方情报强调此事非同小可:卷8《孔明遗计救刘琦》一节中,夏侯惇对曹操说。“近闻刘备在新野,拜诸葛亮为军师,每日教练士卒。”又,同卷《诸葛亮博望烧屯》一节中,荀或谏兼诸葛亮为军师……”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前引《三国志》中孔明与徐庶共同追随刘备充当幕僚的史实被改造成为先后充当军师,指挥军事,表明军师一职甚为倚重,仅一人可当。其二,刘备以前也有谋士,但未设军师。设“军师”一职是在与司马徽夜谈,深膺司马徽关于“经纶济世之士”对事业成功的意义之论,人才观念有了重大进步之后,在重才用才方面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从此,刘备事业局面就开始改观,以至焕然一新。其三,孔明任军师一事,紧承三顾茅庐之后,二者因果相关,而且书中特别叙明:“新野刘备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这说明“军师”不仅仅是一种职务安排,而且包含着刘备以孔明为师的尊祟态度。此时孔明年方二十七岁,刘备已年近五旬,刘备待以师礼,故关张最初心中不悦,至博望一战后才拜服。蜀汉集团的人包括刘备均以军师敬称孔明,表明他们对孔明特殊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孔明的军师头衔,玄德称王后继续保留。卷十五《玄德进位汉中王》一节叙:建安二十四年秋,刘备为汉中王,封“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