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13来源:历史铺
近现代的名著,或多或少都要有个佐料---爱情,而古典四大名著也都有个佐料---佛教。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在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然而在百年之后,中国人接受并发展了它,不但如此,它逐渐取代中国的“土生土长“的道教,成为了中国宗教的主流。历朝历代有的君王信佛,有的君王灭佛,有的为了统治而利用佛教,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已经到了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的地步。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古典四大名著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自不待言,而佛教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又有多少?1。先说被修改最多的《三国演义》,可能它已经面目全非,但至少说明,修改它的文人的观点,更何况《罗本》也未必就没有体现佛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原本是道教的“阴阳之道”,但这和佛家的“世事无常”相通。所谓一治一乱,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者,圣也!曹操前期对汉皇帝的“虐待”和后期司马家对魏皇帝的“压迫”如出一辙,“当年伏后出宫门,跌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作者有意无意的将书中的原意表达了出来。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这就是典型的“因果话”,而《罗本》中写得更绝,只有区区一句:“颜良何在?”,其实一句话中就看出被修改过的《演义》实在减色不少。同时,在《演义》中,诸葛亮则是一个“道”的代表,诸葛亮擅长的八阵图,奇门遁甲都是道家思想演变出来的,现实中确实有,而且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在还有他一个“推背卦”流传于世,而且以诸葛亮的推算法演化出“诸葛神算门派”,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得以流传至今,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三国演义》的成功在于,你看书不会觉得虎头蛇尾,作者已经把“颓废”的后三国时代,演绎到了及至,或许这是拜因缘理论所赐吧。佛家“四谛”,倡导的是世事不过如此,“十二因缘”说的是前世今生的真相。这些东西你看不到摸不着,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宗教信仰者,一旦受到其影响,都会有所感悟,或多或少。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拜佛求神,实际上都是在求自己,佛可以指引人,但他不能代替你走路。
2。再来说说《水浒传》,从前言的“误走妖魔”开始,就注定了这段历史,其实就是说,历史就是一个博物馆,一切其实已经摆设好了,只等你走完而已,当然,这是佛家的“修来世”思想的体现,实际上佛家不但提倡修来世,更注重修今生。
上一篇:也谈蜀之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