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曹操与袁绍:最敌对的“挚友”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前言:今日深陷于记忆英文单词的苦海之中,好不容易挤出时间上网,又忙着放松自己,尽看一些无聊的东东,少有看历史书籍。今日得看方诗铭先生的《三国人物散论》,决定写一篇有关三国的文章,给论坛培培土,吸收一下多余的水份。文中有什么谬误之处,还请列位大人指正。宛兮不胜感激!

第一部——友情篇(一)少年挚友曹操与袁绍,一个是“赘阉遗丑”,一个是“三公之后”,论身份,论立场,他们都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少年的友谊是真挚而单纯的,它可以超越年龄和种族,超越门第于出身。早在洛阳时,他们两个“臭味相投”的“游侠”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游侠的性格,是他们友谊的基础。“任侠放荡”的少年曹操与“好游侠”的少年袁绍共同为我们制造了两个著名的故事:1.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2.袁绍年少时,曾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着。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见《世说新语假谲》多么可爱的两个放荡少年呀!由此可见,两人早年的友谊是真挚的,纯真的。(二)为国结党游侠,爱国,反对宦官。共同的性格和共同的政治理想促使东汉末年的七个挚友建立了一个小政党——我们暂且称它为袁曹政治集团。大家对这七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袁绍,曹操,张邈,许攸,伍穷,何禺页,吴子卿(真名不详)。作为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东汉王朝,以其相对弱小的力量投入到反对强大宦官势力的斗争之中。袁绍是这个政治集团当之无愧的首领,出身四世三公之家,让他有极高的威信;折节下士的性格,让他能吸引众多的名士投奔;素养善士的才能,得到豪杰的拥护……曹操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却凭他卓越的才能,以及袁绍的帮助获得了威望和地位。中平五年,东汉政府新置了西园八校尉,袁绍与曹操同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多年的情谊,共同的政治理想,加上手中的权力,此时的曹操与袁绍以从单纯的友情和政治上的共鸣,上升到了政治上的默契。一个袁绍和曹操的时代即将到来。(三)同舟共济何进遇刺,袁绍、曹操将宦官一举诛灭。但政治经验的欠缺和诸多因素的影响,政权落入了董卓之手。以袁绍的游侠性格,他是绝对不会甘心的,他毅然偕同许攸投奔冀州,去开拓自己的事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