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8来源:历史铺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争议最多的应该是周瑜。基本上,网上的朋友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努力帮周瑜平反来证明他的能力,二是从史书中找出漏洞抨击周瑜的能力。我都是不赞成的。
有些人评论周瑜,就说其姿貌美好、性情宽宏,和演义中不同,因居江东智谋之首。我也认同周瑜居吴国谋将之首,但不能把他长得好看或者气度宽大做为论据,而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从时人对他的评价和国内的影响力来说才好。
另一种观点,说周瑜火烧赤壁是因为黄盖的计策,攻打江陵又是用了吕蒙甘宁的计策,说周瑜自己并不善奇谋,来压制周瑜的能力,这点我就更反对了。陈寿本就以简略见称,书中肯定有遗漏或者粗略之处,不能以此说明周瑜奇谋不行。况且孙策、孙权、诸葛瑾、陆机等人都对周瑜的能力给与充分的肯定,连曹操和刘备也都有所畏惧。何况能善用他人之谋本就是很聪明的事情,一反映此人虚心不刚愎自用,二反映此人会用人也会分析问题。曹孙刘三人之所以成为鼎足之主、千古明君,都存在善于用人的良好品质和能力。
希望以后人们讨论周郎,能更多地通过时人的看法和一些历史研究者的观点来综合思考、集思广益,而不要以主观和想当然的看法论事与人。另外,个人崇拜可以搞,过头了就不好了。
鲁肃、吕蒙,此二人,大多人的看法都比较一致,没有怎么走极端。鲁肃,深知历史的人会明白他的长远战略眼光;而吕蒙,更多人重视他的好学品质和战术绝妙,抨击的大多是不顾孙刘联盟的利益,而使两国被曹魏乘虚而入,是吴国的罪人。这几点我也不是很反对。但大多数人眼里,二人都止于一端,分析的都不够透彻。
鲁肃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下马能文,上马能战,统军率将,亦可做到治军严整、威恩并用。很多人眼中,统帅能力的高低只在乎是否打了绝妙的战役,是否能指挥大的会战,是否有显著的战绩;而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外在表现,而非内在实质的全部。诸葛亮的统帅就不低,并不是因为他南征胜利,这点吕岱马忠也是能手,也不是因为他数次北伐,因为孙权也多次亲征合肥,而是因为诸葛亮识治军之道,有威严,有法度,众将心服,指挥有度,这样的人,正是名将的最基本的条件。
周瑜曾和孙权说起与曹操南北对立,并说让“奋威将军”与甘宁留守西川,自己与孙权镇守襄阳,合力北伐,其战略意义与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很象,而留守西川的奋威将军极有可能就是鲁肃。虽然在三国志里找不到鲁肃当奋威将军的材料,但与其他史料中分析得知,鲁肃的可能性最大。赤壁战后,江东功臣俱已封赏,鲁肃直到周瑜死后才加封,似有不妥之处,加上建康实录明言周瑜说的是鲁肃,所以我认为奋威既是鲁肃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周瑜如此信任的一州之守,又会是个不会武略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