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蜀汉战争评述

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公元217年,曹操帅部攻破汉中,遣军还邺,留夏侯,张合诸将守汉中。此时,刘备引军5万于公安附近,以抗东吴,闻曹操破汉中,一日几十惊,看来对刘备来说,天快塌下来了。慌忙令伊籍说吴,割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于吴,中分荆州,乍一看,好象又能维持和平了,但是为关羽身死无蹶遗奠定了基础,且吴国对荆州是每欲鲸吞,虎视耽耽,这从吕蒙驻守陆口也能看出一丝端倪。这时曹操与谋士刘晔,司马懿有过对话,司马、刘皆认为攻蜀必在此时,否则诸葛亮名于治国而为相,关张勇冠三军而为将等等,但曹操没有接受,让很多史学家大跌眼眶,大为叹息,其实呢,曹操是对的,攻对于那时的曹军是力有不逮。从史书可以看出,曹操就有10万之众,即使吸收了张鲁等兵马,也不过10万多些,而且是疲敝之足,很难与之抗衡,而且,剑阁是蜀国的门户,要是不想从那里过,只好翻过米仓山,张合就是那么过去的,但是山路毕竟艰难,不允许大部队的移动,如果兵少,用之无效,兵盛,待刘备大军一回,退而无路,这时有人说了,至于死地而后生吗,怕什么?但是‘火’在山地攻占中很重要,兵力大致相等,基本都是前线的疲敝之卒,但是刘备留守在川蜀至少数万兵马,他毕竟只调走了5万而已,而且这五万估计有一部分是刘备入蜀时带来的,精锐之师也,跟他们斗,胜算不大,并且那时曹操身边的谋臣与刘备差不多了,并且还有奇才-法正。所以,曹操认为,与其与蜀汉相持在汉、巴二地,还不如迁其民于陇,固守以窥蜀汉政权,因此,他毫不犹豫的走了,在伯言看来,他的走似乎也包含着一丝无奈,毕竟汉献帝这小子一直不太安分,文若也有点不牢靠,很多隐藏的危机没有爆发,曹操是在这种情况下走的。其实刘晔的转变也很值得考究,七天后问之,蜀可攻否?晔答:不可,其心以定矣。短短的七天,仅仅七天啊,在伯言看来这也证实了刘晔、司马懿以前的错误。那就是蜀不可速攻,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蜀国自身瓦解这方面,岂不可笑?步入正题:刘备还蜀后,令黄权领兵攻下巴中一带,不过似有疑问,不是张飞破的张合吗?怎么?其实是黄权与法正二人极力怂恿下刘备才考虑出兵的,让黄全去巴中迎张鲁,可惜张鲁已经投降了,到底是完了一步,因而令张飞因力乘便,趁张合立足未稳之际大破之,巴、蜀获安。公元218年4月(建安23年)刘备出兵攻打阳平关、命诸葛亮镇守川蜀,供其乏困。而后令陈式绝马鸣阁栈道,可惜杀出个徐晃,大破陈式,幸亏损失不大,大汗!为什么要攻打马鸣阁呢?还是因为刘备为自己留了后路,若传捷报,出师迅也,若败,可速回川蜀,徐图后继,绝马鸣阁栈道有人认为就是为了断魏粮道,这是片面的。但是陈式败了,这让刘备大为光火,所以刘备很长时间没有再用陈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