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从扬州到白马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大家都在想念煮酒。老酒现在不在这里,在西西河。那边也有个分论坛叫演义书场,里边尽是虾米三国呀红楼呀西游呀水浒乃至于金古梁温亚瑟王之类的东西。老酒经常在那里。西西河是个很综合的版,老酒虽然是书生,毕竟不能只靠三国混日子。所以别的坛子他也去,比如青史呀,跟人很温文尔雅的论战。一时顾不到这里。我因此而常在那里潜水。虽然高手太多,吓得不敢说话,然而竟有所得。前几天偶然看见一个帖子,中国评书论坛的任老师贴的家传秘本倒马金枪传。偶看了不过瘾,就追去中评网继续。结果一看之下,喜从天降,笑逐颜开。原来偶苦寻两年不得的扬州王家水浒评话《卢俊义》和《石秀》竟在这里。虽然还没有贴全,也很可以解渴了。扬州王家水浒评话一共有四部,《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合称四个十回。偶之前只看过前两部,虽然也极精彩,现在看打的不如后边热闹。为什么呢?因为后边人多。这就跟论坛上一样,一两个人对掐,打极了也有限,只有很多人一起蹦出来乱战,这才好玩,说不上谁就碰上了谁。好比说单是偶看到的片段,就有林冲斗栾廷玉,鲁智深斗呼延灼,鲁智深斗董平,石秀斗武松,杨志斗魏天保。呼延灼斗史文恭,步军五虎合斗史文恭等等等等,此外小打无数。评话文字上的功夫不多谈了,这里说说单挑。因为这是武评的根基。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早在成书之前,评书戏曲故事传说已经不知有多少了。我们说罗灌水因为处身于乱世,他见过打仗。所以他在书里写到单挑只怕是有依据的。然而在老罗之前,单挑早已经是民间文化深相迎纳并传承下来的了,只于史书无证而已。那么历史上有单挑么?有。为什么有呢?因为这是一种英雄气节,所谓“草泽见奇雄”。偶们这片土地上是向来不少这样的人的。因其英雄,所以单挑历来是存在的。又因为草莽,所以史书不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气节说白了他是个人英雄主义,可成事而不可成大事。一人的武勇纵然天下无敌,一人的力量却不足以平定天下。事越大,人越多,个人英雄主义的作用就越小。单挑也就越不重要。牧野之战,商周七十万大军火拼,没听说阵前涌现出什么猛士单挑决胜负的。因为那是一国兴亡的大事。一两人的胜败存亡,对比之下都太轻了。翻回来隋末十八家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那个年代,英雄猛将大半是从黄土里挣出来的穷汉,一身既无轻重,又没有什么崇高的主义,单挑就单挑,谁怕谁?即从军事学的角度,这也算接触战,两边都不是必要打到全军覆没的程度,以单挑决胜负省了不少事——越小的,越民间规模的战役,比如农民起义,大多数本身就是勇有余而智不住,个人猛而群体弱,单挑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得已的。要是能撇开这个,以兵法部勒属下,运筹帷幄,谋定后动。那多半成事了。所以历史上不记载单挑,长久以来,惯于单挑的猛士不过都是沉浮在血色历史里的渣滓。作为一种行为,单挑在大军事行动上几乎不能影响什么。但作为一种态度,它值得偶们纪念并且传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