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三国志——周瑜胸口永远的痛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这集的故事从刘备被曹操的军队逼得走投无路,派出诸葛亮到东吴去推销孙刘联盟开始。虽然刘备和孙权同样都面临了曹操这个强劲对手的胁迫,可是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的处境,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刘备曾经和曹操合作愉快,在徐州一起消灭过吕布。曹操也对刘备多方笼络,带他去见汉献帝,让刘备当了皇叔。本来刘备和曹操的关系大可如鱼得水,从此一帆风顺。可惜双方的意识形态实在差距太大了,以致于刘备理直气壮地签下了七人反对曹操的声明书,被逼得和曹操决裂落跑,一下子逃到袁绍那边,一下子又投奔刘表。刘备可以说失去了曹操所有的信任,想要和曹操再度和谈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观孙权的情况便大不相同。在徐州的时候,曹操便联合孙坚一起讨伐袁术,两人在这里曾经有过合作基础,之后彼此也没有结过什么梁子。因此,孙权想和曹操谈和的话,气氛其实还满不错的。再说,孙权就算投降曹操,他还一样是汉献帝的臣子,在面子上没有什么挂不住的地方。双方如果在实质利害上真能谈出一个方案,对孙权而言,谈和未必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诸葛亮出使到东吴,了解孙权的想法,并且激起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的意志就格外重要。难堪的是,这是一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否则,刘备的前途就堪虑了。当然,诸葛亮这样的处境很快就被所有东吴的文武百官识破。更糟糕的是,东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文武百官主张投降。虽然情况对诸葛亮很不利,可是诸葛亮理解到,毕竟这些文武百官只是权力外围人士,根本无法影响整个东吴的决策。因此面对这些外围分子时,诸葛亮不急着对他们去分析利害得失、或者鼓吹联盟,他决定打品牌、形象战。于是有了诸葛亮与东吴这些各路好手的群英会。日后诸葛亮很少以这般理直气壮的方式展现他雄辩的本领。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演出这场精采辩论。诸葛亮用尽了各种逻辑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与形象,他一再强调刘皇叔的正统与理想性,曹操的邪恶与堕落。在这场辩论中,东吴方面用尽了各种辩证的技巧刁难,双方因此展开一场舌辩。其中许多逻辑和辩证,都是谈判与辩论时不可错失的重要技巧。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诸葛亮见到孙权时,立刻就要刺激孙权,造成了一个不愉快的会面。三国演义里面提供了孙权绿眼睛紫胡子的长相,而针对这种面相,必须用话去激他,才能产生效果。事实上,我们提供的看法是:诸葛亮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孙权的心态与底限,因此,才会第一次见面就使出这样的招数。假如孙权不想打仗,一听到曹操拥有那么强大的兵力,他根本不生气,甚至感到害怕,觉得既然对方那么强,干脆投降算了;要是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感到非常不悦,那表示孙权内心战斗的意志其实还是很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