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没有必败的条件

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其实说曹操只要赤壁之战发生就必败,是缺乏依据的,有些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意思。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1、我们首先分析周瑜的必胜条件,看看是否成立。——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周瑜传》)第一条: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实际上,即使后来曹操在赤壁惨败,北土也没有什么后患,何况曹操乘胜南下的时候呢?由此可见,周瑜的这个必胜条件是不成立,不具备的。第二条: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这一条确实是曹操的问题,但是曹操已经动员了刘表的投降水军,加上自己亲信的督战,虽然比不过周瑜水军,至少还是能抵挡一阵的,而且曹操带的水军数量并不少于周瑜。因此,这只能说是占优势,还达不到必胜的条件。第三条:又今盛寒,马无藁草,实际上,也不成立。曹操敢于用5000骑兵一昼夜奔袭300里而追杀刘备,自然是不可能有后勤保障的,但是也没有听说曹军的战马都完蛋了吧?此时虽然冬季,但是长江一带还是能够找到饲料的。因此,这一点也不能成立。第四条: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这一条最后确实发生了,好象是必胜的一条。其实不然。曹操对此是有所防备的,专门选择在最不容易发生瘟疫的严冬发动战役,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减少瘟疫的发生概率。比如最后统一中国的晋灭吴战役,也是这样选择时间的,从而避免了瘟疫的发生。因此,在严冬,发生瘟疫的概率是最低的,如果以此为必胜条件,也是不能成立的。2、其次,我们看看诸葛亮论述的必胜条件:——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诸葛亮传》)第一条: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想证明刘备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可以支持孙权作战。其实刘备自己的部队大体只有3000人(关羽水军2000,吹嘘为1万,刘备的当阳陆军残余不到1千人),而刘琦确实有1万人,不过此时刘备还没有控制这支部队。此后的赤壁交战,这13000人也基本没有参战。因此,想依靠刘备军加强战斗力是不成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