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战役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一、战役背景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这一年六月前后,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王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從事常頎,一起反对蜀汉政权。由于蜀汉新遭大败,兵力损失巨大,加之刘备刚刚去世,国内局面需要整顿,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平叛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招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在北有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进行修好,并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接着,在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整训等战役准备工作。这样,在225年初,已经具备了南下平叛作战的条件,于是,诸葛亮在成都开始组织这次南征战役。二、相关历史记载《三国志后主传》:“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三国志马忠传》:“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三国志李恢传》:“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俊,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绘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三国志吕凯传》:“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三国志杨仪传》:“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华阳国志》:“建興三年春,亮南征。由水路自安上入越嶲。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為太守廣漢王士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為壘守。亮欲俟定元軍眾集合,并討之,軍卑水。定元部曲殺雍闓及士】等,孟獲代闓為主。亮既斬定元,馬忠破牂柯,而李恢困於南中。夏五月,亮渡瀘,進征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秋,遂平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