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之前言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现在的观念看,那《西游记》是奇幻小说,《红楼梦》是家族变迁和爱情故事,《水浒》是江湖传奇,《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了。这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故事极多,演义也不在少数,三国演义能在其中出类拔萃,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演义本是由说书人创造,如早期的平话,早期三国故事就极多,之后渐渐由人整理组成一部演义,目前认为集大成者是罗贯中,后期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我们目前看到的多为毛本,这次评论的版本也是毛本。现在流行快餐小说,有前三页就要吸引读者眼球,否则就看不下去的说法,这有说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耐烦看拖沓故事的关系,所以现在的小说要求一开始就是高潮,让人一看就要有阅读的兴趣。其实,这开章就要吸引人,其实根本就是小说进化的关系。小说是何物?说句大白话就是讲故事,而小说好看不好看,关键就看你讲故事的手段如何。而且当年写小说的包括说评书的,写剧本的,他们的生存压力可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商业作家来的轻松,至少没版税拿,至于周边产品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假如故事不吸引人,没人来听来看,饿肚子的可是自己,其中说书的压力首当其冲,这靠嘴皮子吃饭,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纵使古人闲空,可也没兴趣听一堆索然无味的废话。所以说书的讲究隔几段一个高潮,讲究卖关子抖包袱,比如章回小说最出名的那句且听下文分解,就是说书的卖关子留下的毛病,这后面重要,那开端更是重要了,古人讲究文章是虎头猪肚豹尾,这开头是一本小说的关键。三国作为自评书变化而来,又几经罗毛等人的编写修改,当真可称得上是近代演义的顶尖之作。三国开头先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开头,这与文章最后的一段文相同,都是点这三国英雄史话,这也是大多数演义的通常形式。而正文一开始先说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交代一段三国之前的历史,这也是通常演义的做法,这古代演义有这一大毛病,说古说古,就真的从古至今说了一遍,这三国演义说古的那段话:“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总共54字,比起一些演义大段大段讲这古代前朝的故事,那是简要的多了。自然,大多数演义说这前朝旧事,也不是没有由头,大都是说前朝的一些事因果报应影响到书中说的那朝故事,比如水浒也特意拿出一章来说那一百零八魔王下凡的起因,而三国也有这样的故事:三国起初一些版本就是说韩信死后含冤告状,结果阎王断案,汉高祖转世为汉献帝,韩信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三人分汉家江山,以示因果报应。这故事一来经不起推敲,二来和三国故事的主旨相差太远,事实上大多数的演义采用的前文虽然都会讲一段前因,但是对于正文都影响不大,反而影响阅读效果。后来的三国演义就没有采用这种前因的写文,而是马上转入正文,直接把故事正正经经的说下去,入题甚快,不可说这便是罗毛等人高于当时其他演义小说作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