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十一章兖州和徐州(二)刘备为何能得到徐州(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刘备得到徐州是三国的一个日久不衰的话题了,后人对此或褒或贬,如此种种,全因演义的影响太大的缘故,而当时和其极其相似的曹操登上兖州刺史宝座一事,便因演义略去而少有人注意。不过,刘备作为当时依附于公孙瓒的平原相,自身也没有极大的家族背静,而且也非徐州本土人,却突然能成为徐州一州之主,这确实也是一个极其引人注意的事件。如上一章所说,刘备登上历史舞台,是由曹操攻打徐州引出的,在演义中对这段历史作了极其精彩的描写,先是由徐州请救兵引出派遣糜竺出使孔融处,再由孔融被黄巾包围引出北海也要请救兵,这才引出刘备,而其中还介绍了太史慈,在刘备解围北海之后又有孔融请刘备共赴徐州一事,这转折之下才引出刘备救徐州,而且在救援徐州时还以孔融,田楷不敢与曹军作战显出刘备救援的果敢,再如此,引出了陶谦让徐州一事。单就故事而言,一波三折,确实是精彩异常。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再精彩也不能与历史混为一谈,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有一个说法是七实三虚,就说这段章节,里面有许多史实,如孔融求救刘备,太史慈的突围求救兵,再如糜竺陈登孔融劝刘备接管徐州所说的那些话,刘备和太史慈的对答,都是史有明载的。假如我们割裂看,这些和正史无疑,但是,将整个情节连起来看,这些正史就全被挪移过了。比如陶谦请救兵,演义中说请了孔融和田楷,但是历史上是直接请了刘备和田楷,而没有向孔融求救;再比如说北海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那段确实是史实,刘备也确实派遣兵马救援孔融,但是此时并没有发生陶谦求援之事,刘备更不是孔融的要求才求援陶谦的,而糜竺陈登孔融的劝说也是在陶谦死后发生的。虽然这段情节和史实有所出入,但是从小说角度看,演义要精彩的多,还要合理的多。尤其是孔融这段,史书上孔融求援刘备具体时间不知,只知在刘备任平原相期间,假如按史实来,那这段故事显得和主线脱节,而不说这段,又太过浪费,而用糜竺先去北海求救再引出刘备就合理的多,也精彩的多。再又如孔融劝说刘备这段,按史书上说,是陶谦死后孔融来劝说的,那未免太特意,尤其是届时还要介绍一番孔融本人和解释他为何来劝说刘备,但是用现在演义的方式,孔融前来支援,而且就在庆功宴会上趁着陶谦辞让徐州时说这番话,就显得合理的多,对于小说本身,自然更流畅,更利于阅读。(只是更让人误会演义是历史了。)小说往往比真实的历史还要合理,但是,小说终归是小说,刘备入主徐州的真实情况是:徐州被曹操攻打,陶谦向田楷求援。刘备一同前来,这成了刘备登上历史舞台的重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