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五章 水军
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四十五章水军(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本回演义的内容若是对中国戏剧有所爱好的票友必然十分熟悉,“群英会”这一出是三国戏中不可缺少的一幕,戏剧中重点突出的是蒋干的愚蠢,周瑜的智谋,曹操的多疑,是很考验演员表演功底的。这也是演义中赤壁之战连环计谋的第一出,先是对蒋干的反间计,再是黄盖的苦肉计,阙泽的诈降计,庞统的连环计,最终才是火烧赤壁。赤壁大战是演义中花费篇幅最多的一次战役,而其中重点则主要放在那些计谋上,可说赤壁战便被罗贯中写成了计谋战,一些还成了日后计谋所用的例子。不过,这些计谋很多并非真正的史实,就拿本回这一出来说吧。蒋干确有其人,也曾受遣劝说周瑜,也是如演义一般无法说服周瑜,甚至连话都没说上几句,便回来了,但是却不曾拿了周瑜的书信,为周瑜反间计助力,而曹操更没有杀蔡瑁,且说他没中反间计,就算中了,刚定荆州,需要安定人心,蔡瑁这样的大族怎么可能随便杀了。只是蔡瑁日后的事迹不显,所以罗贯中便在演义中这样处理了。其实相对这而言,群英会中的一位更不可能出现,便是做监酒的太史慈,太史慈在建安十一年就死了,赤壁一战是建安十三年的事,罗贯中对太史慈也颇是偏爱,硬是让他的鬼魂坚持完赤壁之战,直到合肥一战中才死。不过这并非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重点乃是说古代的水军,演义中周瑜为何要使反间计害死那蔡瑁张允,便是因为担心他们为曹操训练水军,所谓南北对峙中南方依仗着长江天涯,假若要渡江,那必须胜过南方的水军不可,而南方在水军上一直要胜于北方。多江河湖泊且拥有中国第一大河的长江的南方是最早建立水军的,在春秋时期的吴楚两国都拥有着强大的水军力量,他们都是处于南方,这是因为他们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假如在南方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便意味着对内没有压制力量,对外没有防御力量。相对而言,北方建立水军的必要性则小得多,中国北方多是平原,交战大都以骑步为主,甚至北方的游牧民族甚至连船是何物都没见过,他们的战争态势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建立一支庞大的水军,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北方的水军远远落后于南方,三国时期也不例外,曹操所谓的在玄武池操练的水军根本毫无用处,他只能依赖荆州水军,然而荆州军新降,根本无心作战,这样一来则更不是原本就拥有最强水军力量的周瑜军的对手。这是曹操在赤壁水战中战败的一大原因。需求决定着选择,中国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大量地区并不沿海,而且中国一直以来最主要的对手便是北方的敌人,而在东面南面的海洋,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中国注意的对手,既然没有敌人,那就没必要建立海洋性的水军,所以这决定了中国长期以来以陆战为中心,水军主要是以内陆江河为主,而且这往往也是在南北分裂对峙的情况下,一旦统一,保留南方庞大水军则就毫无必要了。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的水军力量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之前依然在整个东亚世界甚至整个世界占据着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