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五章 谁在褒刘贬曹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五十五章谁在褒刘贬曹(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关于《三国演义》,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便是“褒刘贬曹”不过以我来看,这个定义加得有些问题,我们先把“贬曹”放一放,先说说这个“褒刘”,大家一看到这个“刘”,就想到刘备,而就想到这个《三国演义》是一部褒扬刘备贬低曹操的小说。可是,此观点可说大有问题。我们在之前有好几章便已经谈过,演义中的主角乃是诸葛亮,其次是关羽,而刘备不单不是主角,而且还因为诸葛亮和关羽的原因被抢去了不少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戏份,还被塑造成一个只是依赖诸葛亮和关张两兄弟,动不动就哭鼻子的“仁君”形象。而且即便是为刘备所加的这个“仁君”形象,也不能说是褒的。如这几回演义中就将刘备先是描写成畏惧前往东吴,在诸葛亮鼓动之下才动身,而在东吴则全乃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才得以脱险,又陷入周瑜设计的温柔窝中,直到赵云依诸葛亮的锦囊从事才能回到荆州。而史实上的刘备此行真相如何呢?确实,诸葛亮是看穿了东吴之计,但是和演义中诸葛亮劝说刘备前去江东不同,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前往江东,更别说有交给什么锦囊妙计了。做出前往江东的决断的乃是刘备,之后在江东与孙权等人周旋,从容而出的自然也是刘备之力,而非诸葛亮的锦囊之功。刘备此次入江东虽然在之后自己也认为并非万全之策,但是却将刘备其人的胆略果敢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在演义中,那个有胆的刘备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犹豫只会哭鼻子,依赖着诸葛亮的刘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有罗本和毛本之分,一般而言,说“褒刘贬曹”的便是毛本,不过就算看毛本,也很难说有太大的“褒刘”成分。毛本虽然做了一些改动,但是大部分是对文笔和小细节的修正,对于大致情节和故事内容并没有太大改变,而对于塑造演义人物形象来说,那些故事情节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虽然毛本有所谓“褒刘”的倾向,但是实际上人物形象在罗本便已经定型,毛本只是在此基础上巩固而已。而且,就算是毛本,也是更注重将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更高大化,而刘备的形象不单比之罗本没有进步,反而进一步弱化了。其实就算“褒刘”之外的另一大主题,“贬曹”也是很成问题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不少曹操的负面描写,但是我们细细分析起来,那些描写中要不是原本史书中便有记载的,如挟天子,如睡梦中杀人,曹操本就做了那些事,演义只是照抄而已,要不就是曹操处于和演义所塑造的正面人物对抗的时刻,如在华容道,汉中大战时曹操的狼狈模样很大程度是为了烘托演义主角诸葛亮的智谋。而在演义中也不乏对曹操的正面描写,如对人才的爱护,断发代首,对典韦的祭奠。(这里便是最奇怪处,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刘备摔孩子,因为不合情理,结果刘备莫名其妙落下了一个收买人心的嫌疑,而曹操祭奠典韦时说的比之失去长子来说更痛惜失去典韦这段话其实更不合情理,更有收买人心之嫌,但是众人却将之视为曹操爱才的典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