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四章 降将们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六十四章降将们(演义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本回演义中有许多降将出现,但是这些降将投降后的表现和投降的心理却截然不同,我们先看看这第一位降将:严颜:其实严颜在上一回便投降了,只是上一回严颜只是投降而已,严颜本来是反对刘备入川之人,有称刘备入蜀是放虎自卫,而之后他与张飞战,失败后被擒,面对张飞砍头危险也面不改色,有“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的豪言,然而在张飞壮其言而释之后,却投降了,他为什么会投降?从他的豪言看,并不象一个虚张声势之人,还真有着一死之心。或许是因为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吧,古人讲究“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不畏惧砍头威胁而却在国士待遇下屈膝的多的是。这并不希奇,刘备得蜀之后,之前一大批反对刘备入川的人都为刘备所用。比如李恢,刘巴,黄权,吴懿,李严等人。只是想针对严颜在本回演义中的这段表现说几句:“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皆唤出拜降。”张飞称谢不已。于是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者,颜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这真是一句好话啊,因为我投降了,所以你也应该投降,所谓同甘共苦吧,否则我做降将,你做忠臣。那我的脸面哪里放?不过演义中或许冤枉了严颜,因为在三国志中提及这段时,只说到“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而没有说到严颜劝降各路守将之事,或许是因为之后的那句“飞所过战克”引起了作者的联想吧。不过既然是战克,则未必是严颜劝降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做下了如演义中严颜一般的事,那便是吕文焕。吕文焕,南宋襄阳守将,在襄阳力敌蒙军多年,最终力不能支而投降,投降后在蒙军攻打临安战役之时任先锋,一路劝降南宋守军。他与演义中的严颜到真的是很象。自然,也不止他一个了吧,一开始有求死之心而后投降一心效忠新主人的实在太多了,如明末的洪承畴,一开始被皇太极俘虏时也是一心求死,连崇祯都以为他以死殉国,而专门祭奠之,结果却做作了一番投降了,后来力主入关,并招抚江南。实际上许多次的改朝换代都是在降将们的帮助下完成的。我们继续再看演义中的几位降将:“赵云解吴懿见玄德。玄德曰:“汝降否?”吴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这是降将中的通常情况了,这类降将们不被擒时说不定还继续做着忠臣,但是一被擒时便投降了。还有一类降将则不同,我们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