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八十二章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演义之中,在关羽张飞两员大将死后,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报父仇,跟随刘备出征东吴,演义中描写这两人武艺精熟,不亚于他们的父亲,其中张苞在部分评书中武艺还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张飞。只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却不是如此,张苞关兴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张苞早夭,根本就没有可能为父亲报仇,而关兴虽然深受诸葛亮器重,以弱冠之年任侍中,中监军,但是在几年之后也死了,没有记载其参与了很大的战役并有杰出的战功。演义,评书等民间传说将关兴张苞的拔高是为了迎合当时民众的心理,便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名将的儿子自然也应该是名将才对,这不单在三国演义中,在杨家将等故事中也有同样的内容,即便是现代的武侠小说也脱不了这个俗套,主角往往是英雄之子,遭到奸人陷害家破人亡,以后得逢奇遇,练就一身本领,为父报仇;或者是主角原本是无父无母,在成名之后才发觉自己身世大有来头,不是英雄就是王侯。不过这也不是中国的特产,西方的神话故事流行小说更是如此,英雄人物要找到一个不是贵族出身的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便是现代电视剧中,主角的父亲往往就是当年的英雄。可见血统论在人类之间有着广泛的共识。一种社会心理的背后自然有他的传统,西方的血统论自然缘于他们的世袭贵族制度的强大,那些大小贵族们拥有自己大量的庄园和资产,自然包括自己的武装,这些武装力量当然是由世袭的贵族控制着,想要在贵族之外寻找到私人的武装力量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是王国的军队,其大小指挥官们也都是贵族出身,就好象法国革命前法国的军官们几乎都是贵族,法国革命之后贵族大量出逃或被砍头军队才不得不提拔军民出身的人来担任军官,不过在几代之后这些革命的受益者,早先的平民也摇身一变成为贵族了,实际上在一战前,欧洲的军队还充斥着浓郁的贵族气息。西方如此,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的贵族在大部分时刻并没有西方贵族那般强大的私兵,但是帝国的军队也是由贵族们控制着的,中国的军队长期以来有两者主要的征兵方式,世兵与募兵,何为世兵,便是一户人家世代服兵役,有时这种情况是全国范围的,那等于变相的世代征兵,有时这种情况则是特定的人群,比如隋唐的府兵,明朝的军户,清朝的八旗,都是世代为军,参与兵役的。世兵往往是国家军队的基本,常备军的基础,然而一旦爆发大规模长期的战事时,或世兵不堪其用时,则全民性的征兵(政局危急时往往会形成拉壮丁的情形)和募兵则成为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