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七章 错综复杂的宗教
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七十七章错综复杂的宗教(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在本回演义中,关羽死后玉泉山显圣遇到老僧普净,这也是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遇到的故人了,这也是三国演义中不多的与佛有关的几处。三国演义将关羽与佛教牵涉在一起自然有他的道理,日后关羽神格化,成为关帝君就与佛教有着莫大关系,佛教可是将关羽化身为护法神的,三国演义中几次不多的佛出现的地方总与关羽连上关系也就很自然了。(当然,为关羽神话贡献更大的还是道教。)不过说起三国志中的佛教则就少得可怜了,就是在刘繇传中谈到笮融时说他一度好佛。相比之三国志中道教的影子就多的很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的发起者太平道本就是道教的一支,而日后割据汉中的诸侯张鲁是五斗米道的教主,这也是道教的一支,而且是日后道教的主流天师道正一道的前身。此时的道教势力是佛教远远不能比的。在之后几千年中,这两大宗教一直争斗不止,或许可以说,中国宗教史基本上可以说是这两大教派在唱主角。其实假如我们将时光拨回几百年前的西汉时代,那我们就会发觉此时没有什么道教佛教,此时的中国虽然有对祖先和如五帝等神灵及其上天的祭祀,也有方术卜巫一类的活动,黄老之学,阴阳五行也颇为盛行,但是都没有形成一种如日后佛教道教的正规宗教。无独有偶,在此时的西方古罗马时代,也是混杂了希腊神话故事的传统神话与原始宗教占据着主流。直到东汉年间,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才开始传入,一般来说,说起佛教传入,都会说起汉明帝遣使迎佛的故事,这一般被认为是佛教初传中国的标志,但是也有许多观点认为在西汉时期,佛教便就传入中国了,甚至有说战国和秦代传入的故事,但是主流观点还是以东汉年间为主。与之差不多的时期,西方的基督教也离开了起源地中东向罗马帝国内部传播。古代传教者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传播自己的信仰,其意志坚定实在非常人所及。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内迅速传播并由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从而取代了古罗马原始宗教不同,东汉虽然佛教传入,并得到部分人的认可,但是此时的佛教活动还是以翻译佛经为主,而士大夫也只是把佛教看做与黄老之学相近的学说,把佛看作如老子等一般的神灵而已。在此时,一个融合了儒家佛家中国神仙传说黄老思想的宗教开始兴起,这也就是道教。本土的道教虽然晚于佛教,但是因为其教义更接近于中国本土的思想,所以很快得到广泛传播,甚至佛教也被认为是道术的一种,还有西域僧人为传法将自己称为道人的事。(在传教初期,传教者往往借用本土宗教的身份行教,在天主教传来时也有如此情况。)在东汉末年,其教大盛,形成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与三国的关系在上文已经提到了,而此时的佛教远远不能与道教相比。